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境况在收藏界尤为突出,仅以武汉收藏界而言,在湖北省收藏家协会的旗帜下,武汉的收藏分会就是以各种收藏门类的不同,分别成立有古玩、书法、钱币、字画、票证、连环画、门券协会等等,把不同喜好收藏的人聚集在一起,一起玩收藏,相互交流、交换、交心,逐渐从相遇、相识、相知,成为了好朋友、成为了知心朋友。在众多收藏分会中,武汉旅游门券收藏协会显得更具特色和凝聚力。
我属于那种误打误撞,闯进武汉旅游门券收藏协会的人。在武汉收藏界谈收藏,门券收藏是上不了台面的那种最不起眼的草根收藏,说白了,跟书法、字画、古玩这类阳春白雪相比,门券收藏类就是典型的下里巴人了。可是咧,玩门券收藏的人,从没有把自己看成是低人一等,硬是把这别人眼瞧不起的小小门券玩出了名堂,玩的风声水起,登上了大雅之堂。如果哪个不信?你去去武汉的市民之家看看,门券专集展示竟与古玩展览平起平坐、平分秋色,在令武汉市民大饱眼福之时,也对门券收藏刮目相看,真是那个点头又点赞!
我说的这些,可不是黄婆卖瓜——自卖自夸。仅说武汉市的门券收藏界在全国的知名度都是顶瓜瓜。全国首届门券展,是在武汉“打响第一枪”,首开先河,并且是连续举办了三次,可谓是盛况空前,震惊华夏,从此全国门券展得以延续到今天。
其实,门券收藏的起步历史,很短很短,掐指一算,最多30年。正是这30年,影响了一代人,它给这一代人带来了无穷的快乐感、幸福感和美感。“快乐集券、重视友情、甘于奉献、开拓创新”是门券界的精神支撑,
小小的门券,方寸之间,却承载着当下与过去的历史缩影,蕴藏着多少人间冷暖和对童年的美好回忆。直白的说,门券就是一个活档案,要想叫它开口,可以说出许多许多鲜为人知的经典故事,如果不信,且听我慢慢道来。远的不说,就说说武汉的公园和解放公园了。在武汉最著名的中山公园和解放公园,50后、60后、70后、80 后,估计大家都去过,但中山公园和解放公园的门票,你还记得吗?可能已经没有印象了。那我就让你看看当年的入园门票是个么样子的。
计划经济年代,不买门票,是入不了园的,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各地的公园陆续取消了门票,现在大家任何时候,武汉的中山公园、解放公园都可以岔倒进,想么样玩就么样玩,想几时克玩就几时克玩,不收钱了,门票也冇得了。
伙计,朋友,哥们,你手中还有过去的老门票吗?没有不要紧,就从新的门票开始攒吧,积少成多,慢慢的玩,玩长了,玩久了,你也就开始玩起收藏了。一不留心,稍不在意,多少年过去了,或许你也就成了收藏家哟!
玩收藏,不求财富,但愿快乐与幸福!
楚风雅颂
2016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