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者谈起玩收藏,有谈不完的话题,当然,谈话的对象要看是什么人了。对不喜爱玩收藏的人,你对他海阔天空谈收藏,那必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要是对热爱收藏者谈收藏,定会是酒逢知己——千怀少。
趣谈收藏,主要还是谈谈自己玩收藏以来各种体会和感受,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玩收藏的集大成者,无不是追求和享受玩收藏的全过程,既在意玩收藏的得失与成败,更在意对得失与成败之间的那些细节把玩和回味,所以,这些把玩和回味经历了时间的打磨、岁月的洗涤,将成为最宝贵的经验,最难忘的故事。
(粮票收藏)
任何人玩收藏,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一个从外行成为内行的磨炼过程。简单的说,凡玩收藏的人,最初都是要交“学费”的,或者是要栽次把“跟头”的,其中的“五味杂陈”只有自己最清醒、最明白。因为,收藏就是玩,玩的开心,玩的有趣,就会向着深层次的玩。
所谓“深层次”,一是定位,将自己从盲目的、无选择性的收藏中,在自己任意收藏的许多杂乱的种类中,选择一个目标定位,确定是玩瓷器、字画、书法还是钱币、门票、邮票?在我个人玩收藏历程中,也收藏了许多不值钱,又感觉好玩的东西,比如玩过烟标、火花、玻璃糖纸、邮票、粮票、白酒瓷瓶,最终选择了三项“外国钱币、打火机、旅游门券”,这不仅是收藏定位,也是兴趣定位,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财力也有限,不可能把这世上所喜爱的东西都包罗万象的去进行收藏。其实,玩收藏的过程也是不断淘汰、比较、鉴别、精选的过程,是不断除其糟粕、汲取精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却有说不完的耐人寻味的故事。因而,玩收藏一定要给自己定好位。
二是定向,选择方向感,从最初的瞎玩改变为认真玩,从平常的收藏中长知识、见世面;闯江湖、交朋友。玩任何门类的收藏品,都是有大学问的,无论收藏品的价值高低、鉴赏的审美好坏,都有历史的发展渊源可以去追溯、可以去研究、可以去探讨,任何一个值得收藏的藏品,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从它诞生,或到它退出历史舞台,都有许多缘故,背后有许多故事。要弄懂这一切,就必须深玩,起码要用许多时间去做这些功课。这样的定向,就是一种提升,把简单的玩收藏,提升到艺术的鉴赏、审美的鉴赏高度。
(打火机收藏)
当然,各人有各人的玩法,有的人,玩收藏玩了一辈子,对自己的藏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反正就是玩,打发打发时间,这也无可挑剔、无可厚非,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一句话管总,各人的境界不同而已。这也是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的区别之所在。
玩收藏的大千世界,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分门类,也分层次,玩的越高端的、越精深的,会显得神秘莫测,仿佛就是号称的那种“大师、大亨、大鳄” 之类,久闻大名,难见贵人;而大多数都是平常人,想玩就玩一下,不想玩,就“撤退”回家,所谓“退出江湖”图个清闲自在。非常明白的说,玩收藏,我属于下里巴人之类,想玩的时候,就跟着大队伍后面起个“哄”,挺多算凑凑热闹、赶马混骡子之类。因为玩收藏,图的就是一个开心,开心就玩,不开心,就不玩。至于说“收藏江湖”里的你争我斗、尔虞我诈,跟我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本来,人就活的好累,我不想在快乐的环境中、开心的天地里去找一个“累赘”。
(世界硬币收藏)
虽说收藏界也分“三六九等”,但也讲规矩,正如交通规则一样,红灯停,绿灯行,各行其道,各司其责,如果是圈子内的人,还是要讲究游戏规则,无论什么人,都按游戏规则办事。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国人特讲究这个,其实外国人也不例外。
(世界硬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