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平生致力于研究天文、历法、数学、水利、农业,并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著有《农政全书》。他曾生活、工作于上海,并在现今的虹桥路一带、蒲汇塘路、肇家浜路、华山路汇集处还专门建有农庄别业,从事农业科学实验和潜心著书,从此他的后裔长期聚居在这一地区附近,遂有了今日上海“徐家汇”地名的由来。
徐家汇有多处国保,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徐家汇天主堂和徐光启墓。
徐家汇天主堂是中国著名的天主教堂,位于中国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蒲西路158号,为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正式的名称为“圣依纳爵堂”,堂侧有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修女院,建筑风格为中世纪哥特式。现在的这座主教座堂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动土兴建,清光绪三十六年(1910年)9月大堂落成。整幢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法国中世纪样式。大堂顶部两侧是哥德式钟楼,尖顶。高50米。大堂内圣母抱小耶稣像立祭台之巅,俯视全堂,为整座教堂之中心。教堂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6670平方米,可容纳3000余人。现在已经成为了年轻人婚纱摄影的圣地,每天都有很多情侣在此取景拍照,寻找一份老上海的感觉。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2013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编号为:7-1697-5-090。教堂平时并不使用门票,甚至连请柬我也没有找到,成为我的国保收藏中的一个遗憾。
偶然间,上海的友人送我一枚联票(图1),凭此票可以参观徐汇区的多处古老建筑。其中第二联上面赫然写着“徐家汇天主堂”,真是让我喜出望外。
(图1)
而天主堂熟悉又美丽的身姿(图2)也跃然纸上,填补了一项国保的空白。
(图2)
我细细端详这枚门票,竟然又有了新的发现。一张小图吸引了我的目光,长长的甬道,两侧的石人石兽,尽头的墓碑,这不正是徐光启墓吗!
(图3)
徐光启墓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为3-0254-2-025,位于上海徐家汇南丹路光启公园内,一直免费开放,没有门票使用,原来我一直用徐光启纪念馆的门票(图4)来替代,总感觉不太妥当。
(图4)
徐光启纪念馆也位于光启公园内,其建筑叫做“南春华堂”,虽然有500多年的历史,却是正宗的“外来户”。2005年,出于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目的,南春华堂从原址梅陇迁移到光启公园,与徐光启墓“做伴”。所以徐光启纪念馆和徐光启墓是两回事!
一枚看似普通的联票,竟然填补了两处国保门票收藏的空白,真是难得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