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是追星族,没那么新潮,也没那么年轻心态去追星,说是爱听歌曲倒也实话,音乐之所以爱听主要是放松心情和释然疲倦。歌星演唱会爱看,也是感受现场的狂热氛围,身临现场真觉得自己年轻了,与年轻人融入到激情疯狂、叫喊、跳跃中,这时的年龄早已忘却。
我喜欢纵贯线四男人组合、美国惠特尼.休斯顿、英国莎垃.布莱曼,也喜欢刘若英、孙燕姿、梁静茹、张韶涵的歌,对音乐我感觉到的不是音乐本身,因我没那么高的水准,所关心的是歌曲和歌词是否好听和被感动,刘若英的歌就如是。
每个歌星都有自己的目标,为此歌星们每一个足迹都承载着希望,都不懈努力奋斗。开一场个人唱会是每个歌星的生涯庆典,也要其他歌星朋友来暖场,为了衬托歌星的人气和霸气,绚丽的舞台要营造出变化多端的灯光和震撼的音响效果,目的是带给歌迷们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每个歌星都有属于自己的成名歌,经典也罢,抒情也好,风格各异的曲风都被表演者演绎的淋漓尽致,为的使歌迷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如痴如醉。让歌者和歌迷的灵魂与音乐碰撞,这也许是个人演唱会特有的效果。
李宇春 ——那届超女(湖南卫视)的收视率,是任何电视台都无法超越了。李宇春、张靓影和周笔畅虽是歌手,可都有自己爱好。李宇春有一大半时间和精力搁在玩摄影上,她身上透出无人知晓的孤独感和距离感,中性的装饰,让我们看到她另类的悲剧气质。近几年,我从荧屏中看到她从舞台走进公众事业,用坚持与勇敢让注视她的人明白,她更加阳光和洒脱。
李宇春的粉丝叫“玉米”,从何时兴起的,难考证了,2011年武汉那场个人唱会歌迷喊的最疯狂,10年前美国《时代周刋》帮我解读这答案,“她代表了张扬,这是她成为全国偶像的原因”。
王菲——那凛冽的音质,加上她奇葩的收音,真的能让我在深夜追寻那又见炊烟升起的小山村;还有一种思念也能让人想入非非。忧伤的王菲就是把歌沉溺在爱与痛的边缘,这让歌迷有点病态欣赏,我并非矮化她,如她和陈奕迅合唱的《因为爱情》,仿佛在诉苦她挺可怜的,结婚又离婚,用了半生的精力与数个男人上演了传奇,吃斋念佛也没弄明白感情的纠葛。
王菲是有天赋的,从小与那英是好朋友,那英在内地发展,最初只是给毛阿敏唱小样,王菲在香港走红,人气一路飚升,无论是她的造型或是演唱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她的许多歌曲我很爱听,似清泉轻易地渗入心里。
蔡琴——在南京多次开个人演唱会,听她唱歌有点讲故事,那浅唱低吟的旋律,娓娓道来的独白,再与钢琴背景音乐融合,仍然有惊鸿之美向歌迷倾诉故事的美妙。蔡琴由于世道的历练,我倾心于她的歌声,对歌词理解更加共鸣。
人到了中年,听歌有了一定的选择,就如喝茶要到年龄,喝咖啡要看环境,听蔡琴翻唱老歌,不只是憧憬过去的生活,回味爱情的初恋。恰恰是让歌迷们珍惜现在,这就是她这么多年来坚守,依然保持着天鹅绒般的嗓音。
费玉清——演唱的《送别》,真的让人惊艳假设弘一大师(李叔同)于天界得以聆听想必泪水涟涟。唱与情完美演绎不是每个歌星都能做到很好的,男有费玉清女有邓丽君,他们能把歌唱到你的心灵世界里,也能用歌声叩开歌迷心房,让歌迷投入到歌曲的意境中。流翠的树,嫣然的花,这都是费玉清显著的美。
我爱听费玉清的《一剪梅》,一剪寒梅,只为伊人飘香。传统的思想,在演唱中活泼而不轻佻,这就是费玉清的歌声,展现出他深厚的诗词文化底蕴。我们所说的“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
张国荣——我来谈谈香港吧,在我的心中香港红墈体育馆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它不单是个体育馆名字,而是鲜花,激情,荧光棒的象征,也是梅艳芳和张国荣永恒的纪念碑。红墈体育馆至今保存着这样一条横幅“哥哥”、“Lesie” 我们永远支持你 “We love you forever”。
在这里哥哥的歌声总是与爱他的观众融成一片。掌声,歌声,欢呼声与柔美音乐溢满红墈每个空间。哥哥依然剪着一个普通的发式,虽是告别演唱会,却让头发凌乱些,透露出他内心的心情,如同我们看到的《张国荣的所有》写真集的封面。
周杰伦 ——他名字时常让我颠三倒四,周节棍,双杰伦。周杰伦出的专辑太多了,在大陆举办的演唱会数不胜数,每站演唱会都用方文山为他打造的主打歌《青花瓷》、《双节棍》奉献给观众。近年出的《哎哟,不错哦》,他用清爽略带惆怅的嗓音唱着他一贯的风格。
我仍然记得起,《爱在西元前》这首歌,听着旋律和歌词,不觉脑海中出中世纪的圣殿、征战、弓箭手、祭祀的画面,这是在向歌迷叙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故事,他似乎刚从苏美女神身边归来,他以他嗓音诠释着古代底格里斯河的悠久历史。
歌星和演唱会是密不可分,歌星通过演唱会更加充分展示歌星的无限魅力,歌迷也充分了解歌星和追星崇拜。我虽不是一个好的追星族,却喜爱收藏歌星演会的门票,林林总总收集了三百多张歌星个人演唱会票,如果把这类门票展览出来,那真是洋洋大观,每张演唱会门票上都有歌星的个人大头照,丰富多彩的肖像也确实让歌迷们认定我也是追星族一成员。其实,就是一个爱听歌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