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国保(115)【苏篇】—庭院深深深几许

江苏无锡:骆志方
显示日期2017-04-11;访问次数:385; 电脑端

甘煕宅第.jpg

    甘熙宅第是南京最大的私家民宅建筑群。始建于清嘉庆初年,现在的房子都经过了修缮和重建,甚是光彩夺目。当初保护时,迁出了几个单位和百户住家,完全是“七十二家房客”的面孔。这里现在是民俗博物馆,也是南京“琴派”“刻经”“云锦”等非遗的展示地。

    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西半区是休闲区,由听秋阁、藏书楼“津逮楼”、小花园、戏台等组成。东半区是居家区,又分成4个套院,每个套院都是4、5进,光天井就有35个,房屋密密匝匝排列,样子、色调大同小异,走在里面恍若“迷宫”。这里又有大堂、居室、书房、佛堂等功能,当时的旧主如果去找某人,估计也晕头转向。

 甘煕宅第 (1).jpg

甘煕宅第 (2).jpg

甘煕宅第 (3).jpg

甘煕宅第 (4).jpg

    甘家是南邦巨族,金陵甘氏是从丹阳来宁经商发家的,也是一个诗礼传家的门第。这个宅第是甘福初建的,其子甘熙续建,甘家瓜瓞绵绵数代同堂,建房砌屋是刚性需求。甘家占地面积近1万平米,跨南捕厅、大板巷2条街衢,规模还是比较庞大的。

    津逮楼是甘家最重要的文化表象,它曾是金陵赫赫有名的藏书楼,建于道光12年,其名取自《水经注》,样式仿宁波天一阁。甘家藏书史源远流长,甘国栋、甘福、甘熙祖孙三代为集书不遗余力,如痴如醉,最盛时有书10万册,外加金石、书画,有图书馆之气、博物馆之丰。

    可惜津逮楼毁于咸丰3年的太平天国兵燹。“伤心十万签题处,半付秦灰半蠹鱼。”残存书籍物中,最重要的宋版《金石录》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其余的都捐给南京图书馆了。如今的津逮楼是几年前重建的,它只成为建筑群格局中的一款点缀,已无实际功能,是甘家大院的回忆坐标而已。

 甘煕宅第 (5).jpg

甘煕宅第 (6).jpg

甘煕宅第 (7).jpg

甘煕宅第 (8).jpg

    这里还有严凤英的旧居,严凤英一生也是风起浪涌,12岁时被强迫做了别人的三姨太,后靠装疯卖傻逃出,流落南京,在舞厅当了歌女。20岁时认识了甘家的甘律之,甘律之擅长京剧,严凤英就住在甘家,跟甘家父子学会了京昆。而严甘两人的关系也朦朦胧胧,不清不楚,这缘于“地位”和“戏子”的双重牵扰。

    一年后,严凤英回安庆重返黄梅戏舞台,认识了一军区文艺骨干,痴迷崇拜而委身求得,结果未婚先孕,最后也是曲终人散,不了了之。24岁时,严凤英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异姓孩子又嫁给了甘律之。1955年严凤英主演了电影《天仙配》,顿时红透大江南北,她已升级到明星、艺术家的版本,在选择资本家爱情和黄梅戏之间,严凤英选择了后者,随即这一年多点的婚姻分崩离析,和甘家游戏结束,“黄梅皇后”也成为甘家大院200年中一段小插曲。

甘煕宅第 (9).jpg

甘煕宅第 (10).jpg

    

    以下4张票是网络票、卖票姐给特殊票、保安哥给的非全品旧票:

甘煕宅第 (11).JPEG

甘煕宅第 (12).JPEG


甘煕宅第 (13).JPEG

甘煕宅第 (14).JPEG






编辑:崔艳红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4-11 05:04:00

严凤英鲜为人知的经历,谢谢介绍,几张门票不错,再现了甘宅的面貌。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4-11 06:15:32

欣赏了! 有些名人也有一些想不为外人道的“隐私”,此一时 彼一时也。甘家公子有钱弄个“小三”也正常。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7-04-11 06:28:36

欣赏了。谢谢骆老师!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4-11 07:28:07

4枚票很精美。谢谢骆老师详细介绍!

姓名:伍勇; 时间:2017-04-11 08:07:10

欣赏了,谢谢!

姓名:叶建国; 时间:2017-04-11 08:16:44

精彩的介绍,江南园林风光诱人。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4-11 08:43:55

精彩的介绍,精美的门票。谢谢介绍!!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4-11 09:06:49

庭院种植些灌木作些点缀效果还是明显的。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4-11 09:07:33

图文并茂介绍详细,几枚券漂亮!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04-11 09:19:19

自古红颜多薄命。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4-11 09:28:40

文章很象考古论文,非常严谨。写得十分专业,介绍也祥细。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4-11 10:36:54

好票好介绍,到南京也该去看一看。谢谢骆老师!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7-04-11 10:39:03

骆友好!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7-04-11 11:09:51

好文、好券、好介绍,谢骆老师!

姓名:陈捷; 时间:2017-04-11 15:48:31

这房子真是气派!!!!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4-11 15:50:01

美文佳券,谢谢介绍!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4-11 20:26:30

好气派的私家民宅建筑群。谢谢详细的介绍!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4-11 20:59:23

好文佳券,谢谢祥细介绍。有机会到南京也该看一下。 有一点不明,第二段介绍房屋布局,“西半区是休闲区,由听秋阁、藏书楼“津逮楼”、小花园、戏台等组成。西半区是居家区,又分成4个套院,每个套院都是4、5进,---”怎么休闲区和居家区二个都是西半区?

姓名:钟杰; 时间:2017-04-11 21:04:19

随着骆老师的券文游览了甘熙宅第,现南京民俗博物馆,赞。欣赏了该景点四枚不同的券,赞。谢谢!骆老师。

姓名:张玮峰; 时间:2017-04-11 22:27:45

建筑非常雅致,充满文化气息,门票设计精致,谢谢骆老师的分享!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4-11 23:03:39

妙文佳券,骆友高水平!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04-11 23:34:56

文佳影妙,值得称道!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4-12 07:23:41

欣赏了,谢谢骆志方老师!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4-12 11:55:46

欣赏好景好票好文稿!

姓名:马聚海; 时间:2017-04-13 13:57:17

很喜欢的文章

姓名:上海田子; 时间:2017-04-18 17:12:54

欣赏了!有机会去看看

姓名:寻波; 时间:2017-04-18 19:45:42

欣赏了,谢谢!喜欢……

姓名:。徐彬年; 时间:2017-04-18 20:34:05

古建筑保护很好,很难得,值得参观,很保眼福。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