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熙宅第是南京最大的私家民宅建筑群。始建于清嘉庆初年,现在的房子都经过了修缮和重建,甚是光彩夺目。当初保护时,迁出了几个单位和百户住家,完全是“七十二家房客”的面孔。这里现在是民俗博物馆,也是南京“琴派”“刻经”“云锦”等非遗的展示地。
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西半区是休闲区,由听秋阁、藏书楼“津逮楼”、小花园、戏台等组成。东半区是居家区,又分成4个套院,每个套院都是4、5进,光天井就有35个,房屋密密匝匝排列,样子、色调大同小异,走在里面恍若“迷宫”。这里又有大堂、居室、书房、佛堂等功能,当时的旧主如果去找某人,估计也晕头转向。
甘家是南邦巨族,金陵甘氏是从丹阳来宁经商发家的,也是一个诗礼传家的门第。这个宅第是甘福初建的,其子甘熙续建,甘家瓜瓞绵绵数代同堂,建房砌屋是刚性需求。甘家占地面积近1万平米,跨南捕厅、大板巷2条街衢,规模还是比较庞大的。
津逮楼是甘家最重要的文化表象,它曾是金陵赫赫有名的藏书楼,建于道光12年,其名取自《水经注》,样式仿宁波天一阁。甘家藏书史源远流长,甘国栋、甘福、甘熙祖孙三代为集书不遗余力,如痴如醉,最盛时有书10万册,外加金石、书画,有图书馆之气、博物馆之丰。
可惜津逮楼毁于咸丰3年的太平天国兵燹。“伤心十万签题处,半付秦灰半蠹鱼。”残存书籍物中,最重要的宋版《金石录》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其余的都捐给南京图书馆了。如今的津逮楼是几年前重建的,它只成为建筑群格局中的一款点缀,已无实际功能,是甘家大院的回忆坐标而已。
这里还有严凤英的旧居,严凤英一生也是风起浪涌,12岁时被强迫做了别人的三姨太,后靠装疯卖傻逃出,流落南京,在舞厅当了歌女。20岁时认识了甘家的甘律之,甘律之擅长京剧,严凤英就住在甘家,跟甘家父子学会了京昆。而严甘两人的关系也朦朦胧胧,不清不楚,这缘于“地位”和“戏子”的双重牵扰。
一年后,严凤英回安庆重返黄梅戏舞台,认识了一军区文艺骨干,痴迷崇拜而委身求得,结果未婚先孕,最后也是曲终人散,不了了之。24岁时,严凤英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异姓孩子又嫁给了甘律之。1955年严凤英主演了电影《天仙配》,顿时红透大江南北,她已升级到明星、艺术家的版本,在选择资本家爱情和黄梅戏之间,严凤英选择了后者,随即这一年多点的婚姻分崩离析,和甘家游戏结束,“黄梅皇后”也成为甘家大院200年中一段小插曲。
以下4张票是网络票、卖票姐给特殊票、保安哥给的非全品旧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