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的一位老朋友给我提供一张游览西班牙科尔多瓦大清寺的门券,此券图文并茂,颇有特色。票的左上角用红白两行西班文展示了景点的名称:“科尔多瓦大教堂(古老的清真寺)”。票的正面是三幅彩色景点的组合图。右上图是石柱林立、彩拱重悬,具有浓厚伊斯兰教风格的圣殿遗迹。右下图为圣殿中的精致教堂的讲道台。左图高高的塔楼是在原清真寺宣礼塔基础上改建的大教堂钟楼。左下角展示的是参观时间(2006年7月2日)。右下角表明门券的价格(8欧元)。
门票
大清真寺全景
大清真寺圣殿内的850根石柱
大教堂的东墙仍保留着伊斯兰教风格的装饰
位在西班牙南部的科尔多瓦,是一座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公元一世纪前后,罗马人统治这个地区并建立了城市。公元711年,此城被阿拉伯人占领。当时执政的白衣大食国王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意欲在他定都的科尔多瓦建一个大清真寺,并成为伊斯兰教重要的宗教中心。建筑工程从公元785年开始,后经其世袭子孫四代的共同努力,至公元十世纪,科尔多瓦进入鼎盛期,成为伊斯兰世界中著名的大都市。城市中心兴建的大清真寺,规模仅次于麦加的阿卡巴大寺院,成为欧洲伊斯兰教的中心,据说当时可以一次容纳2万多信徒。大清真寺建筑呈长方形,占地2.34平方米。圣殿内有18列圆柱,每列36根,每个拱门上都有马蹄形拱券,设计精巧,技艺高超,巍峨壮观。外形巍峨宏伟,设计复杂,技艺高超。这座大清真寺堪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之一,它是哈里发王朝繁荣昌盛的象征。公元13世纪,西班牙占领科尔多瓦后,历来信奉基督教的卡洛斯五世皇帝,于1236年将清真寺改为天主教大教堂,并修建了一座高93米的钟楼,以代替尖顶的旧宣礼塔。还把原来的清真寺祷厅中央部分改造成了教堂中殿和唱诗班坐席,再把四周围墙建成了35个礼拜堂。但清真寺原有的建筑和伊斯兰文化的精粹,大部份被保留了下来。这项修建工程整整延续了一个世纪。在这里伊斯兰和基督教两种文化都呈现了光辉的灿烂。这是其他宗教建筑中难以见到的。
左:建于十三世纪的哥特式钟楼 右:大教堂内的讲道台
大教堂内的祭台
大教堂内展示的壁画《最后的晚餐》
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座大清真寺作为“科尔多瓦历史中心”的组成部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1994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讨论和决定科尔多瓦历史中心扩大范围时,强调大清真寺是伊斯兰宗教建筑值得仿效的一个范例。再一次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