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第十一届理论研讨会征文(9)

收藏旅游门券的目的在于“用”

湖南:龙小平
显示日期2017-04-22;访问次数:692; 电脑端

收藏旅游门券的目的在于“用”

 湖南    龙小平

收藏的灵魂是文化的收藏,文化收藏的途径在于文化积淀,升华,传播,弘扬,光大。作为年轻的收藏门类,旅游门券收藏的目的在于“用”,即用好文化。

一、旅游门券在完成入门功能后进入收藏领域,需再认识,再开发,再利用。门券文化内涵左右着它价值体现,从不同实际出发,它可同时具备多重作用,不能苛求收藏者每人都能面面俱到,但倡导多发挥社会效益应为主潮流。

1、娱乐欣赏:形形色色的门券吸引受众眼球,斗室赏券,神游天下,实乃悦目赏心快事。追求多,稀,特,全成为集券人的目标,当今微拍火爆,补缺不难,倘若只限于孤芳自赏,仅为独乐乐而非众乐乐,就有些遗憾了。

2、经济效益:门券乃草根收藏,虽也有筋券、蓝筹券可升值,老稀券源的缺少并早囤积于他人,普通券含金量有限,经济期望值不可太高。

3、社会效益:既然是平民收藏,就需服务平民,把这种接地气、易传播的文化产品开发出来,挖掘出其中的文化魅力,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增强吸引力、感染力,用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就能发挥潜移默化的社会效益。

二、旅游门券社会效益最大化,就是门券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升华。多年来,券界已涌现出大批学贯中西,德高望重的玩券学问家,著作人,社会活动家,券研网与朝花网两大网站海量券界信息的发布,林林总总门券微信群的大量涌现,成为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有利条件。

1、券集券展:成功举办的十八次全国大展,以及众多省市县区券展,让各地观众通过门券文化的传播,看到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多姿多彩的锦绣河山,开始熟悉并喜爱上门券方寸中的文化。一页,一框,多框并存,传统类和专题类作品并茂,实物券集与电子券集互补,券研网与朝花网同展,表明券集券展已逐步趋于成熟。尤其是网络展示,促进了门券文化的提升,例如北京券友的《博物馆门票图集》,王继平的《河之南券之美》,张景生的《陕券欣赏》,都兴水的《中华名人》等系列展示,收到广泛好评。

笔者近年库存红券若干,成痴迷保管员。去冬今春“猫冬”,奋战日夜,终于完成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系列券集《人民军队进行曲》、《十颂红军》等10部券集。虽制作水平有限,仍获大家肯定,更欣慰的是,将冷冻的门券激活,派上了用场。

2、游记论文:小康时代的全域旅游成为门券文化原始沃土,源头活水。不少券友立足本土,券说家乡山水人文,文颂英雄壮举,世遗国保,弘扬正能量,寓教于券,获得了成功。如苏州顾宗玲女士一年多来,挖掘姑苏素材,匠心打磨,撰写了祥瑞之光》等16篇佳作,好评不断。陶万春、彭安荣等多位高手的游记论文也是如此,他们不一味追求门券早稀特,不嫌大路券,以文选券,以券传文,化平常为神奇,起到出彩绝妙的效果。

3、专著典籍:集券书籍的涌现是集券文化前进的重要标志,对于启蒙、普及、提高十分重要。当今出书很不易,困难重重,但是有不少强人却迎难而上。蔡八一的第十部门券专著《花开见佛》,都兴水的《中华名人》等出版,均为人赞扬。保定券协自筹资金编制《券海扬帆》,荟萃了众多门券文化的精华,具有史料价值。

笔者也从怀化实际出发,结合省政府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开发大湘西的战略,整合本土张家界市怀化市以及邵阳、永州等县市在内的整个湖南西部350个景点的门券,编辑了《大湘西旅游门券图录》,已列入怀化学院地方文献出版计划,也成为一次成功的尝试。

4、游学校园:正当我们为集券后继乏人忧虑时,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游学文件下达,为我们送来春风。要求中小学经常组织学生外出旅游,将“游学”列为素质教育的课程。希望在少年,梦想在明天。让集券文化入校园,讲座办展,从孩子们抓起,文化启迪任重道远。同时,让集券入社区、入军营、入景区,到一切大众需要的地方去,更是天宽地阔,前途无量。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把握大方向,“用”好门券文化,努力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就能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不断提升门券收藏的社会地位。


编辑:陈捷

姓名:伍勇; 时间:2017-04-22 01:39:50

欣赏了,谢谢!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4-22 05:49:31

拜读学习了,文章的主题“用”,让门券发挥最大作用,观点明确。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04-22 06:24:23

倡导文化引领,注重社会效应,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4-22 06:38:13

文章拜读!谨谢!玩门票的朋友大都是“重门票收藏 轻理论研讨”。本人也是如此……对于有些门票 到手了 就束之高阁了 想来也有些惭愧。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4-22 06:40:31

文章拜读!对于玩门票的朋友来讲 大多数都是“重门票收藏 轻理论研究”。本人也是如此想来也感觉到惭愧。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4-22 07:06:24

学以致用,藏以致用,有同感。学习了,谢谢!!

姓名:郑航宇; 时间:2017-04-22 07:12:26

赞同。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4-22 07:41:06

理论在门券界似乎已处于下风。大多数券友注重藏票。应当双管齐下。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4-22 08:22:23

经验之谈,赞!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7-04-22 08:22:42

空老师论文写的接地气!收藏门券在于用!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7-04-22 08:23:19

更正:龙老师!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7-04-22 11:01:49

学以致用,藏以致用,为龙老师点赞!!!

姓名:陈捷; 时间:2017-04-22 11:17:12

欣赏了,谢谢!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4-22 11:19:24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7-04-22 08:22:42; IP:223.104.106.164; 联系方式:新乡; 空老师论文写的接地气!收藏门券在于用!在这条留言的后面就有“修改”和“删除”字样,您只要点击“修改”就可以进入编辑页面,将“空”修改成“龙”了,这是留言的新功能,而不必另发一留言修改。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4-22 11:20:45

藏为用,说得好!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17-04-22 12:33:07

拜读了!藏以致用,写得好!只要大家深入挖掘,门券的用途会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我已开始尝试将我的花木专题券集用于我的专业教学,用于拓展课堂知识,已初见成效!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7-04-22 14:08:30

门票藏而不用,要这些东西干甚!只是炫耀的纸片片,满足一点虚荣。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4-22 14:56:14

藏以致用,为人民服务,才能提高挡次。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4-22 16:43:47

龙老师文章有哲理,藏以致用,做真正的藏家,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4-22 19:38:48

阐述门券收藏意义,“藏为用”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赞一个!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7-04-22 19:52:16

一个"用"字道出了收藏的意义,好!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7-04-22 20:06:42

藏以致用,此文道出了收藏的真谛!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4-22 21:10:23

论点切中目前门票收藏的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4-22 22:03:29

收藏门券,在用字上下功夫。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4-22 22:04:01

不管是门券文化,还是门券收藏,“用”才是第一个真正意义!谢谢龙小平老师!

姓名:钟杰; 时间:2017-04-22 23:28:37

该文围绕收藏旅游门券的目的,以实例,用券展示旅游文化,突出“用”字。全文主题明确,阐述深刻,赞。笔者 也是从集券到对券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再到编组券集参展以及多年撰写券文展示,宣传旅游门券文化。谢谢龙老 师。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04-23 07:13:03

将冷冻的门券激活,派上了用场。藏以致用,这才是玩券的乐趣!!

姓名:周建钢; 时间:2017-04-23 10:46:06

欣赏了,谢谢!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7-04-24 01:49:46

“用”是一个脚踏实地的话题!……向外界展示是用,留自己欣赏未必就不是用,用的诠释不同则效果不尽相同……

姓名:朱龙淮; 时间:2017-04-26 16:09:43

拜读了,欣赏了,谢谢!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4-26 17:25:35

欣赏了,谢谢!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