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收藏旅游门券的历史比我预料的长得多,据他自己说,迄今已有四十多年了。那么四十年前是否就有门券收藏活动了?这事我知道得不确切,然而我很清楚地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自从他心爱的邮票被盗后,他就从头再来,热火朝天地苦心积虑地一张一张收藏起旅游门券来。
那时不但在安庆市,即使在全国,旅游门券的收藏活动收藏尚处在萌芽状态之中,正所谓一穷二白。但父亲开风气之先,毅然沉浸其中,完全是兴趣所致,不带任何功利性的。但就是这种“笃”的精神,成就了父亲的后半生的所谓“事业”。
那时安庆市的马路旁边的旧书摊上常有书贩贩卖旧书的同时顺便卖一些门券之类的古玩,并形成了一个个小有规模的所谓市场。父亲便自然而然地成了时常光顾的对象和熟人。因为这种“市场”随手可得,确实是一种捷径。
这两枚黄山天都峰麦杆子门券也是父亲偶然在书摊上“拾荒”时得到的,现在据说不多见了,但那时却时常在旧书摊上看到。
上面带邮资明信片门券,也是父亲偶然在旧书摊上淘到的。它的特点是印刷精美,造型别致,且印制极少,是难得的收藏佳品,看了令人爱不释手。由于当时收集门券的人比较少,没有什么人买,卖的人也比较随意。记得那一天是七、八点钟的夜晚,我们在家门口附近散步,父亲在旧书摊看到了,如获至宝,那人让父亲随便给钱。当时父亲说了一个价位,那人连忙说多了多了,让父亲重开一个价,父亲于是重报了个价,那人却说还是多了,但父亲非是硬要给,那人就有点不好意思地接受了。
这枚面值3分的早期门券却与父亲完全无关了,因为它是我二十年前在旧书摊花了几角钱淘到的,然后把它连同一起淘到的几十张门券交给了父亲。这枚门票据说几年前就在某拍卖会上拍出了70元的价位。我至今还不知道它是哪一年印刷的?它的来路和背景究竟是怎样的?还有现在它的市场价值究竟多少?
现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门券收藏作为一个收藏品种,已经逐渐活跃并形成了气候,并且作为一种娱乐和投资项目走进寻常百姓家。但是,关于门券收藏的未来走向和市场价值的探讨,将成为一个永久的话题。
现在,在安庆街头已经很难买到旧门券了,过去的种种都已经永远变成了回忆。但是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有人爱好,有人欣赏,有人收藏,有人为了它不顾一切地全力追求,它就有希望,就具有了保留和发展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