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感悟(33)回望画家村

方文洲
显示日期2017-05-24;访问次数:277; 电脑端

回望画家村

    与朋友相约到久违的南京国际画家村看望画家朋友。雨后的初醒,明媚的秋日,我们走进当年曾号称要与中国宋庒、北京798分鼎的雄州镇画家村。数百栋建筑被各种艺术形式的画风包裹着,满眼的画让我们几个像在色彩海洋里游泳,目不暇接。
    老覃对我们说 ,  早已忘了自己在画家村到底临摹了多少幅梵高的油画,反正已经多到现在他完全可以一只眼盯着画布,另一眼看着手机与画商洽谈。我们正看到老覃在临摹着梵高的《夜晚露天咖啡座》,他对我们说只需几个小时就能完成。
    “永远画同样的东西实在太无聊了”,老覃是这样说的。对我们局外人来说难以置信,其实想想与收藏一样,单一品种的东西最终都会乏味。老覃告诉我们 :  现在画家村很不景气,当年上百位画家进驻这里,现在只剩下二十几个人在坚守。确实如此,看看整个村子,一座座楼房外墙都被画家们当初的激情绘上了精美的壁画,有现代抽象艺术、有欧洲古典油画、也有中国画。当初建画家村时,烂漫的画家们把现代艺术与建筑结合形成一幅幅有趣的景象。而今整个画家村空空荡荡,强烈的艺术氛围反衬出人烟稀少,让来参观的人感到几分失落。
    我们在老覃陪同下,绕走了一下画家村,大量画室和画廊相继关张。有的画家为了生存,不得不转型去城里开店,寻找另一种刺激,如小酒馆、咖啡店、书吧等,把自己画的画标价展示。老覃说自己就在翠屏国际城开了个“当咖啡遇上梵高”的咖啡店。这是很多画家一步步在改善自身利益,还有画家为房地产做广告或室内装潢。
    我在回来的路上跟同伴们聊画家村,人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发现一些美好。一转身,可能就呼吸到新的纯净空气。在新的空间研磨时光,研磨出新的激情。


        

        

                                                                 二0一七年四月二十日
                                                                  于翠屏山房


编辑:崔艳红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7-05-24 05:09:08

前些时日,我去了宋庄画家村,也是一片萧条。艺术品的滞销,使画家们受到重创。无语!

姓名:郑航宇; 时间:2017-05-24 05:50:56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7-05-24 06:01:09

欣赏学习!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5-24 06:02:17

欣赏了!繁荣与萧条也许有一种轮回吧?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5-24 06:38:21

欣赏了,谢谢!!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5-24 06:48:00

时代的印记。有过辉煌,但落寞也许是规律。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7-05-24 07:24:27

南京有座画家村,曾住画家许多人。 高潮时达一百多,其中不乏外国人。 现在似乎已萧条,画家遗风尚犹存。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5-24 07:25:41

方老师说得很对,“其实想想与收藏一样,单一品种的东西最终都会乏味。”,门券也是如此。

姓名:伍勇; 时间:2017-05-24 07:36:29

欣赏了,谢谢!

姓名:常永林; 时间:2017-05-24 07:43:51

欣赏学习!

姓名:陈捷; 时间:2017-05-24 08:17:33

没名气的画家就像苦行僧,日子不好过!!!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5-24 08:38:36

欣赏学习!谢谢方文洲老师!

姓名:周建钢; 时间:2017-05-24 08:40:07

欣赏了,谢谢!前日去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也看到一群画家,给过往行人画像,收费也不算低,基本上是一个素描画像,80元。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05-24 09:07:39

如今这行,艰难!电脑创作取代了手工画笔,令人遗憾!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05-24 11:16:24

一群艺术的苦行僧。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7-05-24 12:11:39

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准备受苦!为艺术做出牺牲!伦勃朗、梵高都是想当当的大画家,但生前都很清苦!真正生前有名有利的能有几个?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7-05-24 12:13:02

市场经济与艺术经济价值是息息相关的,有起就有落,这是规律。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05-24 13:07:57

也许,剩下的都是精华,市场是无情的。承德有的书画家在承德出不了名,可到了北京、天津就能够灿烂无比,出人头地。本土的、有资历有名望的,又珍惜的像大熊猫似的,摸不到、够不着。做点艺术,其实是很难的。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5-24 14:00:15

还是那句话,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两手抓为好。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5-24 14:24:19

学习了,市场经济嘛,跟国家经济大气候有关,有钱的可以收藏了。

姓名:钟杰; 时间:2017-05-24 15:13:40

读方老师游记,看到了南京画家村的现状,因种种原因,书画市场不景气。方老师展示的三枚券, 设计风格各异,构图佳,色彩反差对比强烈,较好的突出画展主题。喜欢方老师文章结尾那的话, 读后让我有新的感受。谢谢。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5-24 16:42:26

感谢各位老师的点评,你们的点评让我更好的写出短文,谢谢大家!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5-24 17:33:41

自古以来,画家都是身后富贵!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7-05-24 17:57:38

不记得是哪一年去过,那是人很多,现在变这样了,真是遗憾。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5-24 19:55:26

美文,拜读!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5-24 21:23:42

欣赏,美文佳票。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7-05-25 07:04:52

拜读欣赏了,谢谢! 如果画家画人民币是合法的,画家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7-05-25 12:10:01

精品少而稀,精品就是精品,终归有市场。仿品泛滥层出不穷,眼球疲劳市场萧条,必然如此。只有创新才是出路。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5-28 22:32:48

要么成为有名的画家,否则日子不好过。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