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国保专题门票,我已经坚持了18年。早就通过资料了解到,由于三峡水库的兴建,丁房阙、无铭阙和乌杨阙都搬迁保存于白公祠内,但是找到的门票图案上却没有汉阙的图案,甚为遗憾。
近期在网上闲逛,发现一枚白公祠的新版门票,门票左侧赫然矗立着两个汉阙,我大喜过望,立即联系卖家购买回来。
仔细端详,并通过网络上的图片对比,确认如下:近景的汉阙为无铭阙,远景的汉阙为丁房阙的右阙。
此图中,左侧的双阙为丁房阙,右侧高台上的为无铭阙。这张照片与门券图的拍摄角度不同,基本展现出三汉阙的全貌。而门票中的照片是从上往下拍摄的,仅拍摄出了两个汉阙。
下面介绍一下这两处汉阙:
丁房阙原位于重庆市东部忠县城忠州镇人民路,现迁至白公祠内。因有“汉都尉丁房”5字(现已风化)而得名。为东汉晚期双阙,宋代右阙倒塌后修复,明代左阙也有过大修。丁房阙为国内罕见的庙前阙。双阙相距2.46米,左阙为子母阙,右阙为单阙,左右二阙形制不一。左阙基座埋于地下,地表以上由阙身、腰檐、阙楼、阙顶等11块石构件组成,高6.26米,阙身为一整石,刻有浮雕,庑殿顶。右阙地面以上由9块石构件构成,高5.55米,形式大致与左阙相同,但腰檐、阙顶未刻细部。丁房阙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汉阙中最高的双檐汉阙。
无铭阙原位于忠县城北8千米处的涂(“洽”下面加“甘”)井乡佑溪村,俗称宝塔子,由于此阙无铭,故称“无铭阙”。始建于东汉,原为双阙,现仅存右阙,由阙基、阙身、阙檐、阙楼、阙顶等共9块石料叠筑而成。总高5.66米,,四方阔8米,基础粗壮而稳重,正面雕一只似龙非龙,似虎非虎的怪兽,其上有挂、方、栏额、斗拱匹配成阙身、阙檐、阙盖。第三层和第六层角上分别镂刻着男女裸体力士,形态勇猛健美,弯腰屈膝,全身用劲,好似整个碑阙由他们抬着。在力士上下左右雕满了各种飞禽走兽。阙盖以一个象征吉祥长寿的龟形怪物作为瓦楞。阙身系一整石琢成,四面刻边框,仅右侧面浮雕白虎,具汉代雕刻风格。
这两处汉阙被一同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为5-0382-3-188,国保名称为:丁房阙无铭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