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邀我一起游福建,他老家在漳州,多年未回家了,还说他侄儿有车,已退休,可以开车陪我们玩,这机会太好了,于是相约同行,由于我们都去过福州,所以决定第一站到泉州,后到漳州和厦门。
4月22日出发,风和日丽,天气是相当的好,从湖州坐动车出发,下午十六点到泉州,住锦江之星宾馆,这个宾馆交通方便,与泉州的景点距离较近。晚上还与泉州券友叶永坤联系好了,明天适当时间见面。
第二天早餐后,就直奔泉州开元寺,从宾馆出发,走不多远就到了。8:30开门,不收门票,排队入门。开元寺位于泉州理城区西街中段,1983年3月被列为国家级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其主体格局形成于宋代,历代屡有修缮,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分佈于南北中轴线上,依此是紫云屏、山门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寺、藏经阁,大殿东有擅樾祠、准提禅寺、西有功德堂、尊胜院、水法寺等。大殿东、西侧分别是镇国塔和仁寿塔双塔。占地近八万平方米。
大雄宝殿现存为明初风格,重檐歇山顶,面阔九间,42.7米,进深八间32米,通高20余米,大殿1388平方米,大殿后厅明间有一对雕有印度教古代神话故事的十六角形辉绿岩檐柱。大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部分,有73幅狮子与人面狮身石刻,是明代重修时从废圯的印度教寺移用至此,最富特色的是二排石柱和桁梁接合处的木雕斗拱为24尊飞天乐伎,佛教中称“迦陵频伽”,意为妙音鸟。
东、西塔对峙立于大殿前东西,东为镇国塔,现存为南宋嘉熙二年至淳祜十年(1238-1250)重建花岗岩石塔,五层八角,仿木构楼阁式,48.27米,外壁雕有16座佛教人物,八角各雕一力士还有佛教故事图。西塔仁寿塔,现存为南宋(1228-1236)重建石塔,高45米,形制与东塔大致相同,唯须弥座束腰处有40幅花卉鸟兽。东西塔为我国最高一对石塔,经受过八级地震考验而不倒。可惜我们去时正在修缮,无法看清。
弘一法师纪念馆
弘一法师纪念馆重修碑记
接着,我们参观了弘一法师纪念馆,他是一位我非常尊敬的人。
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是新文化教育运动的先驱,建树颇多,为僧后被尊为南山宗律祖师,圆寂后留下大量手稿、著作、书法、书札、印章等遗物,是一位多才多艺之人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