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奖”2017全国门券收藏邀请网络展(13)世界遗产陕西卷1

主题类

陕西西安:宿景周
显示日期2017-05-27;访问次数:869; 电脑端

(第一框效果图)

(第二框效果图)

(第三框效果图)

编辑:陈明新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5-27 05:02:13

欣赏了!洋洋大观 令人震撼!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5-27 05:58:51

精美精致的专辑,令人目不暇接,欣赏了,谢谢!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5-27 06:19:59

秦陵门票大全,大饱眼福,期待下册!谢谢展示!!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5-27 06:39:47

门票按年度、时间、功能分类展示,一目了然脉络清晰,尤其外宾券丰富,很开眼。谢谢展示!

姓名:宋新华; 时间:2017-05-27 06:48:53

宿老师,最后一张门票"站立圉人俑"应是文官俑。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7-05-27 07:11:20

鸿篇巨著的亮点之一,谢谢展示。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5-27 07:15:21

精美秦陵票、卡集萃,好券集!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5-27 07:35:33

精美巨制!大赞!!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5-27 08:30:40

陕西是文化遗产大省,文物众多。今天看了真叫人大开眼界,令人敬佩。好券配好文,框框有独特的风格,谢谢展示。

姓名:叶建国; 时间:2017-05-27 08:42:33

大开眼界,大饱眼福。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5-27 08:47:42

秦始皇陵门票相当齐全,真不容易!谢谢宿景周老师!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05-27 09:19:48

张张考证时间,枚枚品相极佳,文字简明扼要,编排规整清雅。彰显了宿老师藏研结合的功力和严谨细致的作风。点赞!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5-27 09:29:23

底色浅,不抢眼;突出票,效果好。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17-05-27 09:30:06

学习!欣赏!点赞!期待下册!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05-27 09:30:12

欣赏了,谢谢!

姓名:王高兴; 时间:2017-05-27 09:34:21

构思精美的专辑,赞!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5-27 09:52:34

开眼了!票大全!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7-05-27 11:30:35

券品珍罕,构思独特,学习欣赏,谢谢老师!

姓名:宋振清; 时间:2017-05-27 11:51:32

好券集,清新哥眼!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5-27 13:57:31

珍稀门票荟萃,令人叹为观止!赞!!!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5-27 15:30:20

枚枚珍贵,张张精彩,洋洋大观,令人震撼。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7-05-27 16:01:16

又欣赏到宿老师的一部鸿篇巨著,谢谢!期待下一篇。

姓名:钟杰; 时间:2017-05-27 16:47:17

宿老师券集精彩,票品丰富,赞!让我们饱眼福,开眼界,特别是券发行的年代注明,好。谢谢!欣赏学习了。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7-05-27 17:32:29

长见识,开眼界,谢谢!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7-05-27 18:10:12

好券集,素材丰富、编排有序、研究深入,赞!!!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7-05-27 20:34:50

向宿老师学习!致敬!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7-05-27 21:02:09

秦俑精品,精彩券集,赞!!!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5-27 21:24:43

好券集,票品丰富,编排精心。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17-05-27 22:36:58

珍罕!精制!精彩!震撼!

姓名:伍勇; 时间:2017-05-27 23:12:59

欣赏了,谢谢!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05-27 23:18:22

奇迹总是在不经意中发现,发现者了得,秦人了得,宿景周老师亦了得。

姓名:张宝贵; 时间:2017-05-28 06:36:30

思路清晰,排版规整,,制作精美,票品上乘。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5-28 21:55:07

洋洋洒洒的秦俑博物馆大全,完整诠释了秦俑的壮观。欣赏了。

姓名:宿景周; 时间:2017-05-29 06:50:02

谢谢各位老师欣赏。

姓名:宿景周; 时间:2017-05-29 06:50:44

谢谢宋新华券友指出最后一张门票不是‘站立圉人俑’应是文官俑。你的提示促使我再次查找资料,增长了新的知识。依据秦俑博物院2015年将 “0006号”陪葬坑,“初步研究认为是秦代文官形象”(原文语),“暂时命名”(原文语)为文官俑坑之缘由,应当注疏为文官俑,是我的疏忽了。原因,一是门票上的俑图为正面半身像戴冠的袖手俑,这余圉人俑无差别。二是我手中的《兵马俑图册》版本较早,尚未收录“文官俑”图像,便轻率的注疏为“站立圉人俑”。站立圉人俑和文官俑两者形象近似,但关键的区别是文官俑右侧腰带的部位悬挂着装削及砥石的囊,这是竹书时代文人的必备物件。 但是需要说明,命名“0006号”俑坑为文官俑坑只是“初步研究”“暂时命名”的,因为对“0006号”俑坑的性质推测存在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文官俑坑”。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其级别高于以前在秦陵西侧内外城之间发现的曲尺形马厩坑。陶俑不是文官俑而是管理马厩和圉人(养马人)的官员。”第三种观点认为是“车马出行从车”前的备用场景。限于篇幅,仅此简述。

姓名:赵廷文; 时间:2017-05-29 10:27:38

排版好!门票精!赞!!!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7-06-09 16:08:29

精品佳作,无言以赞……感谢宿老师为我等提供的精神大餐!

姓名:徐彬; 时间:2017-06-21 21:56:13

珍稀!!!

姓名:唐军民; 时间:2017-07-05 16:26:23

当之无愧的大金奖!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7-07-05 21:15:44

当之无愧的大金奖!谢谢!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7-07-11 11:44:56

再次细细品味秦兵马俑大作,美不胜收,当之无愧的大金奖!感谢宿老师为大家提供的美味大餐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