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第十一届理论研讨会征文(15)

山东烟台:都兴水
显示日期2017-06-04;访问次数:561; 电脑端

稿

山东烟台  都兴水

文稿券集,即门券文稿券集化是将门券和文字借助门券展集的电脑排版方式,予以编排、展示的一种图文混编作品。其与常规门券展集的最大区别,就是不限制门券素材与图片等另类素材的比例,版面设计也不要求贴片上素材与文字的均衡编排。文稿券集是河北保定陈明新老师经多年不断探索、研究,最终创意的一种图文稿件的编排展示形式。

谈到文稿券集的创作,我还是受到安徽罗本舜老师的启发和陈明新老师的引导。记得2012年1月,安徽罗本舜老师在券研网上展示了一部名为《无锡太湖影视城》的专题作品。这部作品是门券文稿编排的一种典型方式,作品见网后,立刻引起不少券友的赞叹。当时,陈明新老师将这种文稿的编排方式归纳为“门券文稿券集化”。

受两位老师的启发、引导,我开始尝试文稿券集的编创。2013年7月,券研网举办“券说七夕”征文活动,我特意用门券讲述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这部原本属于普通稿件的作品,因尝试采用了文稿券集的编排形式,其观赏效果明显提高。后来在创作《券说中华名人》栏目的系列人物作品时,我大都采用了文稿券集的编排方式来展示作品的主题。

一、文稿券集的特点

1、文稿券集与电脑制作券集的编排模式,从外观看,尤其是作品的彩色页面设计,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但文稿券集的最大优越性,在于自由创作和发挥的空间较大,有很大的随意性。

2、文稿券集的说明文字,没有具体限定,各个页面的设计,可根据主题和内容的需要,既可文字多一些,也可连续展示门券。

3、文稿券集的素材选择与展示比较自由,与主题相关的素材,都可以不拘一格,多多益善地展示,无需考虑版面素材与章节文字的均衡。

我们就以《现代画家·徐悲鸿》文稿券集为题看一个示例:

①. 首页设计比较随意,只有图片加人物文字介绍(如图一),没受传统券集编排模式的限制(前言加目录)。

②. 贴片设计可根据素材多少来定,这部作品设计了14页贴片,也没受传统券集编排模式的限制(每框9页贴片)。贴片规格可大可小,为考虑实物展览的需要,我是采用大贴片的规格(27×39cm)。

③. 文稿券集的文字数量,根据主题和内容的要求可多可少,既可文字多一些,也可连续展示门券,而不加任何文字说明(如图二)。

④. 文稿券集是以展示门券素材为主,凡是与主题相关的素材都可以尽情地展示。这部作品,我把收藏的42枚相关徐悲鸿的门券全部使用上了,甚至把成套的相关题材门券,也都尽可能多地亮相展示。

⑤. 文稿券集延续了门券展集以门券为载体说事的传统,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在人物故居、纪念地门券加文字介绍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纳了人物生平事迹、相关著述、历史评价等资料,使相关人物的整体形象更加丰满(如图三)。

应该说,文稿券集比起专题券集的制作还是比较容易一些,因为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随意性较大。但形散而神不散,主题之外的素材不能随意上。只要掌握了电脑合成制作的技能,就能编创出新颖的文稿券集来。

二、文稿券集的优势

1、文稿券集的形式,比较适合名人、故居、纪念馆等专题的收集整理,克服了传统券集只有文字加门券的局限性,增加了图片等视觉形象的素材,更具观赏性,而且可全面展示人物的历史成就和社会贡献,适合于多媒体发展的时代要求。

2、文稿券集,有利于藏研结合,在收集有关门券的同时,归纳相关的文史资料,而且,可以不断地充实完善,比单纯收集门券,信息量明显丰富。

3、文稿券集可藏可展,可根据专题创造的需要,重新排列组合,汇编成新的展集。

总之,文稿券集应是门券展集中的一个独立类别,是券集编创的一种创新形式。相信这个形式一定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规范,一定会被更多的券友接受并发扬光大。

 


编辑:陈捷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6-04 06:03:42

拜读并学习了,谢谢!!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6-04 06:35:33

学习了!赞!我不懂电脑 有点惭愧。

姓名:朱龙淮; 时间:2017-06-04 06:52:58

拜读了,学习了,谢谢!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7-06-04 07:08:33

都老师文稿券集的实践成功者!是我学习的榜样!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6-04 07:31:43

都老师的中华名人券集,从撰稿、、构思、门票挑选到编排,集集精美,部部精良,功夫不负有心人!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7-06-04 07:33:01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绝佳论著,拜读了,谢谢。

姓名:伍勇; 时间:2017-06-04 07:34:15

学习了!谢谢!我想知道传统券集究竟以什么为标准?又是谁规定的标准?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7-06-04 07:54:42

都老师为文稿券集的发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文稿券集是有别于文集与券集的创新形式,兼有二者的优点,值得推广!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7-06-04 08:03:27

事实证明,都老师的文稿券集非常成功,值得学习!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6-04 08:05:11

都老师的文稿以集券深度探索,著文阐述观点值得学习。谢谢都老师的佳文。

姓名:陈捷; 时间:2017-06-04 08:51:31

欣赏了!谢谢!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6-04 08:53:05

为门票收藏的玩法开辟蹊径,一位可敬的开拓者!

姓名:常永林; 时间:2017-06-04 08:59:09

欣赏了!谢谢!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17-06-04 09:34:41

都老师倡导的文稿券集,是一种集门券的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的券集形式,值得推广!谢谢都老师的开拓创新!

姓名:钟杰; 时间:2017-06-04 10:37:00

都老师《文稿券集的创作及实践》一文,通过文稿券集创作的实例阐述,进一步丰富了门券文化的收藏,文稿 券集对门券收藏,研究,展示有着广泛的拓展空间,为门券收藏文化的展示开辟了新的天地。此文主题明确, 论述深刻。赞!谢谢都老师。欣赏学习了。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6-04 10:51:15

都老师谦虚,都老师的《券说中华名人》享誉券界,令人赞叹!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17-06-04 10:54:31

向都老师致敬!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6-04 11:05:52

“都兴水文稿券集”是目前新款的券集形式之一,《中国近现代名人门券专题》就是一个突出例子,在券界中引起了很好反响!在此小兵向都大师致敬!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06-04 11:27:03

我也喜欢文稿劵集,我的专集收藏都是釆用这种方式入册的。这全是得益于都老师的启发,谢谢!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6-04 13:35:42

一种宣传门券文化的好形式!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06-04 15:11:58

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在探索中总结提高!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7-06-04 15:42:55

创新需要探索,更需要勇气。谢谢都老师!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7-06-04 16:24:43

拜读,致敬!谢谢!

姓名:章云; 时间:2017-06-04 18:42:20

学习了。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6-04 18:49:08

为文稿券集的首位实践者都兴水老师点赞!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6-04 19:55:50

文稿券集是一种好形式,都老师的《中国近现代名人门券专题》就是一个实践,受到大家的好评。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06-04 20:08:48

认真拜读了,谢谢都老师。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7-06-04 20:55:20

都老师是文稿券集的践行者,成功者,赞!!!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6-04 20:59:41

都老师的每一部券集都是创新、求精,给人以启迪。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6-04 21:58:43

有些过奖了,我谢谢大家!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6-05 06:10:20

券集经验之谈,精辟。拜读,学习了。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7-06-08 12:18:54

首先点个大大的赞!……喜欢文稿券集,不仅是自存自赏极易为之,更能培养券友的综合收藏能力……都老师对文稿券集的研究和实践,对提升门券在收藏大家庭的地位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