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国保(118)【沪篇】—寻找最早的上海户口

江苏无锡:骆志方
显示日期2017-06-11;访问次数:421; 电脑端

福泉山遗址.jpg

    写了很多篇国保了,但遗址类的国保,我在券研网也发篇很少,主要是此类不够热闹,看点颇低,有兴趣者了了。我们有个名词叫“国保党”,能党同在一起的访古同仁,具备2个要素:1.红(革命类)、绿(伊斯兰教类)、黄(遗址类)都看;2.必须拍国保碑。遗址是啥,是麦田菜地,是水洼荒漠……遗址有啥,它其实就是地表可怜的遗存及那些看不见的地下文化,是失散的密码,是还没摸清的脉线,是我们文明来源的根络。走进遗址,才能触摸到几千年前的脉动。

    上海的国保名录中共有4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福泉山、崧泽、马桥、广富林。也是这“文化”那“文化”,其实也好记,钱塘江为界,北线主要是:马家浜文化【距今7000-6000】--崧泽文化【距今6000-4900】--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年】--广富林文化【距今4000-3200年】--商周文化。

福泉山遗址 (1).jpg

福泉山遗址 (2).jpg

    福泉山遗址在青浦重固镇,就是一个人工堆砌的面积2000多平米的小土山,是崧泽、良渚、战国、西汉不同时代的墓葬堆积地,近现代的还有零星个只。上百座墓穴,时间跨越4000年,灵魂聚合,文化层叠压。上面有祭坛,当初堆砌也许就是为了祭祀,甚至原本就是某人的大墓封丘。

    福泉山是个遗址类的地方,虽然建成了景区,但差强人意,看点颇少,祭祀的土台、大水坑、人殉坑,再复原个场景,摆上几件器物,种点树竹,就成为收钱的理由了,这种史前的文化遗迹早该免费了。

福泉山遗址 (3).jpg

福泉山遗址 (4).jpg

    在入口处检票的小伙死活要撕掉副券,口干舌燥讲了半天,最后枉费功夫。出来心不甘,到售票口找他们领导要个说法,一男一女两人轮番上阵,理由是,卖出的票和检的票一定要对上账。我又拿出4块买了一张半价票,来证明一下他们的“牛炖定理”。然后说,这票我肯定不进了,收藏了,来,你们给我看看,卖出的票和检的票如何对上账?两人顿时语塞……

福泉山遗址 (5).JPEG

    去福泉山路过南塘桥,单孔石拱桥,始建于明末崇祯2年,重建于清道光13年(1833年),桥长26米,宽2.3米,矢高5.6米,护栏、抱鼓石均完好,如弯月横跨在通坡塘上。

南塘桥.jpg

    崧泽遗址在青浦赵巷镇的沪青平公路旁,它是一个成熟的博物馆,也免费,相对于福泉山遗址是比较靠谱的。山高为崧,有水曰泽,“崧泽”应曾是古沼泽中的一块高地。6000年前,崧泽和昆山、常熟、镇江等都紧靠海边,住的茅草房均为海景房。

崧泽遗址.jpg

崧泽遗址 (1).jpg

崧泽遗址 (2).jpg

籼稻,马家浜文化。

崧泽遗址 (3).jpg

陶罐,崧泽文化。

    遗址发现于1957年,是个新石器时代的生活、墓葬遗存,有西周-春秋、崧泽2个文化分层,中下层的后来被命名为“崧泽文化”。这里是上海根源,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的一些人移民此地,拿到了大上海最早的户口,种的稻应该是上海第一稻,住的当是第一房,埋的那就是第一墓了。

    崧泽遗址博物馆建于2014年,外观豪气,如同那广富林遗址博物馆,体现了上海不差钱的精神,它是建在当年遗址发掘的现场上的。史前遗址上建馆,是一种深度性延伸展现,比单纯的玉米地有些看点,但受众面还是狭小,对于大多数人的精神提振是不高的。

崧泽遗址 (4).jpg

象牙镯,崧泽文化,福泉山遗址出土。

崧泽遗址 (5).jpg

猪首匜,崧泽文化,崧泽遗址出土。

崧泽遗址 (6).jpg

带镦石斧,崧泽文化,崧泽遗址出土。

崧泽遗址 (7).JPEG




编辑:崔艳红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7-06-11 03:59:40

拜读了……惭愧,不看不知道,一看上去吓一跳……外出旅游去过次数最多、停留时间最长的便是上海,但至今对这个大都市的历史文化还知之甚少……谢谢骆老师介绍!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6-11 05:53:38

与检票员的争论众券友亲身都有体验,但像骆友这么机敏戏诡馆领导和检票员还真需学习。谢谢介绍。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6-11 06:19:51

学习了,谢谢介绍!!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6-11 07:07:51

图文并茂诠释上海的国宝,谢谢骆老师介绍!

姓名:伍勇; 时间:2017-06-11 07:43:23

欣赏了,谢谢!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7-06-11 07:46:03

好生动的文章!谢谢介绍!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6-11 08:38:59

骆先生的文字就是耐看!!!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17-06-11 08:42:00

学习欣赏啦!谢谢骆老师介绍!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6-11 08:43:42

骆老师机智中透着藏票人的心态,好票人人爱。好文就是爱看。国宝门票人见人爱。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6-11 10:10:18

集券人聪明!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6-11 11:06:48

见多识广,聪明的集券人。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6-11 11:08:05

骆志方老师真是好样的!支持!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06-11 16:23:40

专业性很强的几处遗址,了解了!

姓名:王学增; 时间:2017-06-11 16:29:08

学习欣赏了!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7-06-11 17:56:12

国保单位“淞泽遗址”首次认识,拜读、欣赏了!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7-06-11 19:16:48

图文并茂好介绍!对于景区场馆不扫描、不打孔、强行撕掉、撕坏门票的副券的做法比比皆是,对于集券惜券人而言,非常痛心、无奈!支持骆老师的破解做法:卖出的票和检的票如何对上账?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06-11 20:17:23

学习欣赏了!这破解“牛炖定理”方法值得借鉴!

姓名:钟杰; 时间:2017-06-11 20:59:27

分享骆老师精彩的介绍,赞!谢谢。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6-11 22:06:52

骆老师的一起看国保篇篇精彩,爱读。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6-11 22:15:55

上海的国保还没去过,谢谢精彩介绍。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06-11 22:36:00

开启几千年遗址密码的钥匙有多种,谢谢骆老师介绍。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6-12 11:27:06

骆老师的介绍,声色并茂,精彩!!!

姓名:关世铎; 时间:2017-06-12 17:10:42

长知识,感触颇深,谢谢骆老师。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7-06-13 14:54:17

拜读欣赏学习了! 和检票员干仗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我在一处景点买了十枚门票,说好不进去参观的,结果检票员把十枚门票的存根全撕掉了,您让我不干他都不行!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6-13 15:26:06

国保党,好称谓。

姓名:张玮峰; 时间:2017-06-13 17:31:50

早期古迹游,除非对历史或考古特别感兴趣,否则去了真的没有看头,北京人遗址也是如此。倒是对骆老师的机智对话,颇有感受。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7-06-15 08:49:06

挖掘看点是骆友的一大优势所在。

姓名:王敬芬; 时间:2017-06-15 19:20:11

谢谢国保党骆老师介绍上海的国保,长知识了。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