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失窃
说个故事给大家乐乐。
话说在七十年代初期,某省历史博物馆被造反派工作组驻进并接管。工作组经过深入细致“内查外调”,没有发现博物馆馆长有什么严重的政治历史问题,且又是考古学专家,不算反动透顶,所以决定解放他。
馆长随即积极投身工作,整理博物馆珍藏的古代文物。于是,馆长发现一个古代“仰韶文化”陶器不见了。馆长清楚记得那个陶器表面呈红色,略带有古人绘制的彩色花纹,已有几千年历史,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被视为国级文物。
馆长立即向工作组头头报告。
“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工作组头头说,“我们一定要展开调查。”
工作组头头首先怀疑馆内一个职工,此人有港澳关系,不久前去了趟广州会亲人。近日又收到的几千元外汇,很可能是此人偷了,托亲戚贩卖到香港。
工作组头头将这件事和自己的推理报告了公安局。
一个月后,经过调查有了答复:没有发现此职工贩卖文物的任何线索和动机,此职工一向爱国,奉公守法。
“会不会是馆长自己偷的呢?”工作组头头突然这么想,越想越觉得可能,于是,工作组头头请馆长到办公室交谈,希望从谈话中发现些蛛丝马迹。
馆长一进到办公室,就大喜过望地叫了起来:“这不是国宝吗?”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到全不费功夫。这个国宝在工作组头头办公室一直被用作痰盂。
“这不是痰盂么?”工作组头头也很吃惊。
“不,不是痰盂。是真正的(仰韶文化)彩陶器呀!”馆长说。
工作组头头想起来了,刚进馆时,吐痰没痰盂,于是顺手从陈列柜中取出这个他认为最粗糙、最难看的陶器作痰盂用。
二0一七年五月二十八日
翠屏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