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的油画像
德国文学家哥德,我早就听说过,但对他在世界文学史所处的地位,真的了解得不多。近日翻阅一些资料,感到这是一了不起的人物。哥德在德国文学史上是一名最重要的诗人和戏剧家,被恩格斯誉为“最伟大的德国人”。哥德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文学大师之一,他创作的《浮士德》与荷马史诗《伊利亚斯》、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被誉为欧洲文学的四部古典名著。
故居全景
十年前,我赴欧旅游时,在游览德国法兰克福时,参观过哥德的故居。这是哥德的出生地,他在这里生活长达26年。由于当时我们是跟随旅行团活动,只是听了导游对哥德生平的简要介绍,粗粗地观看了故居建筑的外景,未能入内参观。我以故居为背景拍了几张照片,就匆匆地离开了,当时根本没有见到参观券。
近年来我从收集外国著名文学家纪念地的门券着手,进而了解世界文学大师的成才轨迹及其对世界文学作出的贡献,为进一步学习世界文学史提供资料。本着这个理念,我采取网上搜索、券友的支援等手段,广泛收集哥德重要纪念地的券品。我先后找到两张哥德故居门券。
歌德故居门票
第一张是横式门券,券的正面是反映哥德青年时代文学创作生活的一幅油画。上端的一排英文GOETHE ERLEBEN是“哥德的经历”。右下角的文字(ERANKFJRTER GOETHE HAUS)分别展示景点所在地点:法兰克福和景点的名称:哥德故居。
歌德故居门票
第二张是竖式门券。券的正面是一幅哥德的人头画像,并印有他的手迹。左侧的文字也是“哥德的经历”。右上角的方格标识,分別展示GOETHE HAUS(哥徳故居)和GOETHE MUSEUM(哥德博物馆)两部分内容。表明此券可同时参观故居和博物馆。门券的背面主要是哥徳故居的文字简介,并表明此券售价5欧元。
故居大门
故居按原样陈列
歌德住所墙上经典油画
天文钟
书房
哥德故居是展示世界大文豪成长史的重要场所。“1749年8月28日中午,时钟敲了十二下,我在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出生了”。这是歌德在他的自传《诗与真》中写下的第一句话。这座诞生了德国大文豪的建筑就坐落在法兰克福市中心的一条名叫大鹿坟街上。楼高四层,外墙呈淡黄色。歌德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及一段青年时光,直至他二十六岁时才离开这里去魏玛宫廷任职。哥德的父亲时任皇帝的顾问官,母亲是法兰克福市长的女儿。哥德自幼就生活在优越的名流家庭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接受了文艺的薰陶。他对自然科学、文学知识,音乐绘画都有着浓厚的兴趣。16歲时歌德曾遵照父亲的意愿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但他真正爱好的是自然科学和艺术。哥德故居经过修复,于1952年对外开放。故居有中世纪风格的大门。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有洛可可风格的沙龙,音乐室内可看到当时的竖弦钢琴。三层是父母和妹妹的住所。走廊上有精致的天文钟。在歌德诞生的房间里,陈列着当年刊登歌德出生消息的报纸。四层是诗人的房间。室内挂满了绘画作品,靠近走廊壁上的一幅油画引人注目,画作展示歌德正凝视《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女主人公夏绿蒂剪影像的场景。室内还有一个只能站着才能书写的桌子。哥德就是站在这个书桌旁完成一部部不朽的作品。在歌德故居旁边的是歌德博物馆,也于1954年向公众开放。主要介绍作者的生平,展出哥德的肖像画及他亲笔撰写的文章等。
歌德博物馆
歌德博物馆陈列的歌德生平资料
以文学家出名的歌德,一生创作了150多部文学作品,留下了2500多幅画作。他对世界文学史最有影响的是《少年维特的烦恼》和《浮士德》。前者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作者通过维特的爱情悲剧,强烈抨击传统的封建势力。此作品就在哥德故居内完成的。《浮士德》是哥德历时60年创作的一部诗剧。作者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浮士德》被誉为欧洲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浮士德》第一部就在故居内完成的。全书最后完成已是80多歳老人了。哥德为这部经典作品付出了自己的毕生精力。
《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古老版本和中译版
《浮士德》的古老版本和中译版
市区建有多个歌德塑像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世界文豪,在哥德出生地法兰克福市区建有多个塑像,市内有哥德广场、哥德大街,还有以哥德名字命名的大学。游客来到法兰克福后,处处都能感受生活在十八世纪后期哥德的人文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