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交流应该交流什么
河北唐山 张友仁
中国的门券收藏活动,产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交流和展览。中国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借助于改革开放的东风,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门券的收藏活动也应运而生。收藏者没有局限在本地区的小天地里,他们的眼界更高更远,为了更快更多地获取心仪门票,门券交流就成为收藏者的捷径和法宝,随之而来的门票交流活动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门票交流活动应该交流什么?
1.交流藏品
起初,门票交流的形式就是交换,双方券友之间交换对方的复品,满足自己的需要。无容质疑,这种交换是以物易物,也是最原始的交流方式。在交换的过程中,很少发生摩擦、争执,基本都是皆大欢喜,融入了券友情谊,也是感情的交流。缺点是不一定是双方所需,一些珍罕券品也不易得到。
其后,出现了买卖过程,就属于经济交易范畴。这种经济范畴是券友买家用金钱购买所需,券商是用物品换取金钱利益,这样的过程就是交易,也是券友之间交换藏品的一种交流方式。好处是针对性强,买家可根据自己所需选购,卖家可以藏养藏,快速积累。买家可根据稀缺程度区别定价。
近几年来兴起的网络、QQ、微信等新媒体的介入,更加速了交流、交易的便捷,促进了跨区域的门券交流。
2.交流收藏经验
券友之间在门票交流过程中,必定会对所需门票评头论足,会涉及许多门票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交流,对券友的藏识有很大帮助,对门票的多寡及存世量等有一定的认识。在交流活动中,会交流各自的收藏经验,从中能学到少走弯路、识别门票真伪、品相好坏的知识,对组集专题具有极大的帮助。
3.交流文化理论知识
门票收藏是一个新兴的收藏领域,许多新人对这个领域很陌生,影响了门票收藏组织的发展壮大。理论知识有助于快速了解一个陌生的领域,可以提供一套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向,做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理论知识是门票收藏道路中摸索出的经验和理念,通过学习和传授,可以让更多的新人少走弯路,会让他们尽快掌握行之有效的知识和经验。在交流中应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传播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门票收藏的理念和藏识,在门票收藏活动中快速提高自己的收藏水平。对于发表的诸多学术论文,是很多人实践经验总结的精华。其论点论据都来自实践,这些理论知识同时又指导着实践的升华,有的甚至关乎到券界发展的方向,对于促进门票收藏活动健康快速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4、交流券德和诚信
老一辈的收藏者,他们的门券交流是诚心诚意地交换,没有铜臭,没有投机,没有失信,虽然交易方式有点原始,但的确恩惠了许多收藏者。本着互通有无、异地互补的模式,充实了自己的藏品,许多早期珍罕的门券收入囊中,造就了许多知名的门券收藏家。随着市场经济的的发展,逐渐打破了以物易物、等量交换的方式,用货币购买门券的交易方式逐渐成为主流趋势。随之而来的负面问题也接踵而至,部分人为满足自己的经济利益,看准紧俏门票的需求,囤货居奇的状况逐渐产生,门票造假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就是券德的丧失,破坏了券友之间的情谊和感情,也丧失了自己的人格和诚信,他们的行为必将受到券友们的谴责和唾弃。券德和诚信是一个人品质的表现,在门票交流过程中尤为重要。
5.注重门票文化的建设
券界有许多有识之士曾经指出,当前券界重交流、轻展览、重交易、轻理论的现象严重,各地举办门券交流活动,应在原有交流拍卖、通报信息的基础上,打破旧观念,创建新思维,树正气,避不良,增加举办收藏门券心得体会、门券知识讲座、专题制作点评、电脑制作技巧讲座、理论研讨、谏言献策等文化内涵,促进门票文化的发展,让门券收藏之路更加通畅繁荣。
门票收藏的发展需要交流,更需要有指导性的思路加以引导,也需要广大券友的积极探索,如何能够凝聚券友们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让门票交流步入健康和谐顺畅之路,这也是目前门券收藏发展的重要课题。
总之,门票收藏应该发展,发展就需要交流,在交流中探讨发展之路,在发展中摸索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交流中多些正能量,少些歪门邪道,让门票收藏在交流中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