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响应“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的主题,芜湖市于6月10日在雨耕山广场举办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活动由芜湖市文化委员会、镜湖区人民政府主办,芜湖市文物局、市博物馆、市非遗中心、镜湖区文广新局承办,大江晚报、芜湖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雨耕山实业有限公司,芜湖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协办。
笔者以激动的心情,早早做好前往参观学习准备,天公作美,早上还小雨绵绵,约7:00多钟雨停了,10:00开幕,9:00多我已达会场。
此次活动在雨耕山广场室内内思礼堂隆重举行。
目睹表彰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梨黄戏、繁昌民歌、铁画锻制等非遗曲目展演,小学生非遗课堂实践活动,非遗图片展,摄影采风,公益文物鉴定等10多项活动,精彩纷呈,大饱眼福。
参观观看了安徽区域非遗文化展,演示等。
芜湖三画:铁画,通草画,堆漆画。其中芜湖铁画,一九五九年建国十周年,由王石岑设计,储炎庆带领铁画弟子们锻制北京人民大会堂巨幅铁画“迎客松”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堪称国宝,享誉世界。二O O六年五月,芜湖铁画锻制技艺”被认定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铁画锻制工作台
铁画艺人锻制铁画演示
铁画
徽派文房四宝之一——笔
演示
望江桃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织机
六安三编
观看展演和我市非遗传承人展示了他们独具特色的技艺和精彩的表演,为之惊叹和敬佩。
自2006年起,国务院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自2017年起,将“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这次参加活动,目睹盛况,感受“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意义,活动宣传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增强了市民的文化保护意识。通过参与活动,更丰富了在集券中,学习、了解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广博知识和所感受券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