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朝阳,是我们摄影爱好者常去光顾的城市,这里不仅有风景秀丽的凤凰山;神秘莫测的佛教文化;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馆,更为重要的是,朝阳是一座古城,历史上曾称“龙城”,是“三燕国都”。即中国古代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燕”、“后燕”、“北燕”先后三个“燕国”的都城。
学历史时,老师曾教我们一首中国朝代歌:“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背熟了这首“朝代歌”,中国的历朝历代就都记住了。但是,这首中国朝代歌中,还真的没有把“五胡十六国时期”编写进去。去了朝阳之后,才知道“五胡十六国时期”出现在“晋统一”之后,“南朝北朝”之前,是北方地区一个时期的历史。十六国多以匈奴、鲜卑、羯、氐、羌少数民族统治的小国为主,故称“五胡”。这一时期是古代中国最乱,最复杂,最黑暗的时期。五胡纷争,十六国林立(且不止是十六国),年年有战争,处处有杀戮。也没有值得借鉴的历史事件。所以,许多历史书,对这一历史时期基本上是一带而过,不做太多的述说,甚至是根本不写。
古都“龙城”的朝阳就是在这个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成为“十六国”中“前燕”、“后燕”、“北燕”的都城,约80年。“前燕”是鲜卑族慕容皝于337年所建,是第一个“燕国”,史称“前燕”。 “后燕”是慕容族之慕容垂于386年复建“燕国”称王,397年慕容宝迁都龙城。“北燕”是鲜卑化的汉族人冯跋称王,国号仍称“燕国”,史称“后燕”。
朝阳古城有一条古街,街头的牌坊上有著名的武侠小说家金庸题写“慕容街”三字。据说是朝阳市市长张铁民邀请金庸先生题写的。同时,金庸还针对“龙城古城”写了一副对联:“龙城朝阳,三燕故都;传奇慕容,华夏一脉。”有了金庸的题字和楹联,《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似乎是在这里找到了根基。或许金庸的《天龙八部》就是以“三燕”中的鲜卑族慕容氏为原型,以“三燕都城”的朝阳为历史背景,写的这部小说。《天龙八部》中慕容复一心想要恢复的“燕国”,也应该是这里的“燕国”。
慕容街
慕容街并不长,夹在朝阳北塔和南塔中间,街道两边均为现代的仿古建筑,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店铺林立,古香古色,确实有古城的味道。
慕容街
慕容街的北尽头是朝阳北塔,传说此塔是北魏文成帝的皇后冯氏为其祖父“北燕王”冯弘祈寿冥福而建的“思燕佛图”木塔,后毁于火灾。以后逐年代多有重建和修复。才让我们今天看到了十三级方形密檐式佛塔。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塔
北塔夜景
透过慕容街,就会看到与北塔对峙的朝阳南塔。走到南塔时,也是这条“慕容街”南终点。
南塔
朝阳古时有三座佛塔,为南塔、北塔和东塔。如今东塔已坍塌,只剩下南塔和北塔了。朝阳的朋友说,南塔建于“辽大康二年”,即1076年。塔高42.6米,方形密檐式砖塔。南塔的造型与朝阳北塔没什么两样,都具有辽塔的建筑风格。
南塔
在慕容街的旁边还有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佑顺寺”。寺前有一座三间四柱的牌坊,上写“佑顺”二字。寺中有资料介绍,佑顺寺是1699年经康熙批准建造的,并赐名“佑顺寺”。是朝阳市一座保存完好的喇嘛庙。
牌坊
佑顺寺
佑顺寺
朝阳不愧是一座古城,朝阳的史学家们为“三燕”的历史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写了许多的书。不妨买两本看看,也许会对这个时期的历史有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