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兆玉和他的《血凝火炼铸军魂》
沈阳 甄文兴
于兆玉,一位从原沈阳军区政治部退休的“老兵”,不仅在我们沈阳“门券收藏界”威望素著,在辽宁“雷锋专题收藏者”中更是誉不绝口。几年来,他为了“宣传雷锋,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多次在部队、大中小学、社区等办展。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军区等多家报刊,电视台等都宣传过他的事迹,一致公认他是一位“情系雷锋的人”。
今天,很多人看到于兆玉时,都会亲切的喊他“学习雷锋的模范”,“传播雷锋精神的种子”。然而,人们还没有看到他的另一面,一位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门券藏家”。他的一部《血凝火炼铸军魂》,副标题是“一部用旅游门券讲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专集”更让人震撼!
老于说,他1961年入伍,戎马一生,在部队生活和工作了40多年。退休了,他的心依然还在部队,在门券的收藏中,他在研究,能否用门券编写一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展集呢?从那时起,他的收藏不仅仅是“雷锋专题”,还有《军史》。
用门券编写《军史》,可没有那么简单,首先你要有“券”。恰恰是许多红军成立,或长征时的重要事件、会议、战役等没有“券”。其次,你必须要懂军史,了解军史。为此,于兆玉买了十几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之类的书籍,反复学习。一位古稀的老人啊!孜孜不倦地读书,日日夜夜地写作,让他得了眼疾。他并没有放弃,上着眼药,坚持编写了300多页的军史展集《血凝火炼铸军魂》。既让人感动,也让人心疼啊!
为了有“券”,老于也是煞费苦心,因为有些“券”你是用钱买不到的,有些重要的事件、会议根本就没有发行过参观券,或是门票。怎么办?总不能都用图片来替代吧!老于想到了“沈阳军区后勤史馆”。这是一个部队的“后勤军史馆”,门口有卫兵守卫,利用此馆发行《参观券》,参观者可凭此券入馆参观,券中可以把有关历史事件展示出来,岂不是两全其美吗!令老于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想法与“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徐文涛不谋而合。几年来,史馆结合每个时期的办展情况,共发行了三套《参观券》。其中,2016年9月“沈阳军区后勤史馆”利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办展的时机,把“红一方面军巧渡金沙江”;“红一方面军突破乌江天险”;“红二方面军转战乌蒙山”;“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红军长征穿越草地”;“红军在两河口召开会议”这些重要的事件和会议全部融入《参观券》中。
2017年8月1日,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时,老于的《血凝火炼铸军魂》将要亮相于沈阳。这部专集共分六个部分:一、人民军队,创建发展。二、北上抗日,艰难长征。三、人民战争,驱逐日寇。四、解放战争,建立政权。五、革命建设,再立新功。六、改革开放,铸强军梦。
我们衷心地希望老券友、老战友于兆玉展出成功!更希望能把这部展集编辑成一本书,出版发行。
《血凝火炼铸军魂》专集
戎装照
接受新闻媒体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