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村内一“小妞”

辽宁沈阳:甄文兴
显示日期2017-07-16;访问次数:458; 电脑端

 

    河北省井陉县微水镇的莽莽深山之中,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叫于家石头村。传说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冤死之后,他的后人,五百年前为躲避官府的追杀,逃亡到这里,在旷野深山中,开荒耕田,繁衍子孙,才有了这个以于姓为主的石头村。

1、辽宁券友_缩小大小.jpg

辽宁券友

    说到于谦,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的后人,秉承了“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的精神,硬是在这荒山野岭之中,顽强的生存下来。他们创建的“石头村”也成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头文化古村落。

    2013年4月30日,当我跟随着“全国第十七届门券收藏展”组委会安排的旅游团队,踏进“于家石头村”时,我的满目全是石头:石房石院,石街石墙,石楼石阁,石桌石磨等等。穿着皮鞋,走在石板路上,“塔塔”作响,仿佛进入了原始而古老的山寨,聆听于家先人们建筑石头村的吆呼声!村口处的三层“清凉阁”不仅是石头村标志性建筑,也是石头村的最高建筑了。

2、各地券友游石头村_缩小大小.jpg

各地券友游石头村

3、于家石头村_缩小大小.jpg

于家石头村

    正当我端着相机四处为券友们照相时,突然,一座石院的黑色大门“嗞啦啦”地打开了,一位紮着小辫,鼻子微微上翘,胖乎乎,单眼皮却十分可爱,大约四到五岁的小姑娘,低着头从门中间探出身来。我顿时感觉,这个画面很美!而且特别生动真实!在农村很平常,在城市却很少见的“人物写生”。我抢下了这个“镜头”,透过女孩的眼神,似乎感觉她应该是个“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在家门口守望着外出打工的父母,盼望着他的父母早日回家。我给这张照片起了个名字:《思亲》。

4、思亲_缩小大小.jpg

思亲

    尽管石头村藏于荒野之中,可能因为是旅游区,来往的游客太多了,所以,小女孩一点都不畏惧,呆呆地看着我不做声。我向她打招呼:“喂!小朋友,你好吗?”她干脆看都不看我了,抱着个苹果,在门口啃了起来。即便是我在不停地给她照相,和她聊天,她都不理不踩,只管吃她的苹果。

5、小妞-1_缩小大小.jpg

小妞(1)

6、小妞-2_缩小大小.jpg

小妞(2)

    在村子里,转了一圈,这才发现,除了我们这些游客外,几乎看不到年轻人,能拍到只有老人和儿童。

7、留守老人与儿童_缩小大小.jpg

留守老人与儿童

    我在想,于家石头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和全国其他的农村一样,于谦的后人也从这深山老林里走出来了!他们“要去远方寻找未来”!这里留下的是历史,是可供旅游的石头文化古村落!是于家先祖们给后人留下的财富!


编辑:王建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7-16 05:41:42

欣赏了,谢谢!!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7-16 06:53:23

小妞好俊啊!有这样的闺女还想再养一个。

姓名:伍勇; 时间:2017-07-16 06:56:46

好可爱!!

姓名:杨帆; 时间:2017-07-16 07:32:59

旧事新提,很亲切。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7-16 08:01:57

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年。甄老师的照片拍的太好了,留守是目前每一个农村的真实情况。

姓名:钟杰; 时间:2017-07-16 08:20:29

欣赏了,谢谢甄老师。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7-07-16 08:55:35

欣赏了,谢谢分亨!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7-16 09:31:38

拜读,谢谢甄老师!

姓名:陈捷; 时间:2017-07-16 09:47:17

欣赏了,谢谢分亨!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7-16 10:33:00

看介绍,回忆2013年游览石头村的情景,历历在目。谢谢!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07-16 10:46:48

那年月,正在低头苦苦打工,那年月,正是面临退休年龄,没有时间参加那次盛会。甄哥的介绍很亲切。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7-16 10:49:45

甄老师的人物特写照得真好。一流的摄影水平!赞!

姓名:刘洪利; 时间:2017-07-16 11:16:10

很平常,出自甄大哥之手就很生动,看入了迷。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7-07-16 12:22:48

摄影艺术美!谢谢甄老师!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7-16 12:52:17

“小妞”组照美!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7-07-16 15:14:57

从石头村的历史说到现在,从明代的政治家于谦说到当今的留守儿童“小妞”,甄老师图文并茂,娓娓道来,耐看,喜读!期待甄老师的更多作品!

姓名:李国林; 时间:2017-07-16 15:49:26

十七届时游了石头村,很有特色。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7-16 16:06:14

欣赏了,谢谢!

姓名:郑航宇; 时间:2017-07-16 16:24:16

欣赏,赞美,谢谢。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7-16 19:54:20

图文并茂的游记,唤起届时美好印记,谢谢美文!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7-16 21:10:34

一流的拍摄水平,欣赏美文。

姓名:寻波; 时间:2017-07-16 23:32:08

欣赏了,谢谢!

姓名:苏洪驹; 时间:2017-07-17 10:18:59

照得好!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07-18 10:14:43

那年去石头村,见到的几乎都是老人和儿童,杨帆校长还拍了一位老人的肖像,令人记忆深刻。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7-18 17:30:04

这样的村子将来必成为空城。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7-21 22:12:19

小兵曾于2013年4月石家庄所举办的十七届全国券展时,参观过于家石头村,印象不大深刻。现在拜读了甄文兴老师的文章和照片, 才长了知识,谢谢! (跟帖发晚了,抱歉!)

姓名:刘洪利; 时间:2018-02-22 07:30:52

真好!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