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井陉县微水镇的莽莽深山之中,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叫于家石头村。传说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冤死之后,他的后人,五百年前为躲避官府的追杀,逃亡到这里,在旷野深山中,开荒耕田,繁衍子孙,才有了这个以于姓为主的石头村。
辽宁券友
说到于谦,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的后人,秉承了“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的精神,硬是在这荒山野岭之中,顽强的生存下来。他们创建的“石头村”也成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头文化古村落。
2013年4月30日,当我跟随着“全国第十七届门券收藏展”组委会安排的旅游团队,踏进“于家石头村”时,我的满目全是石头:石房石院,石街石墙,石楼石阁,石桌石磨等等。穿着皮鞋,走在石板路上,“塔塔”作响,仿佛进入了原始而古老的山寨,聆听于家先人们建筑石头村的吆呼声!村口处的三层“清凉阁”不仅是石头村标志性建筑,也是石头村的最高建筑了。
各地券友游石头村
于家石头村
正当我端着相机四处为券友们照相时,突然,一座石院的黑色大门“嗞啦啦”地打开了,一位紮着小辫,鼻子微微上翘,胖乎乎,单眼皮却十分可爱,大约四到五岁的小姑娘,低着头从门中间探出身来。我顿时感觉,这个画面很美!而且特别生动真实!在农村很平常,在城市却很少见的“人物写生”。我抢下了这个“镜头”,透过女孩的眼神,似乎感觉她应该是个“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在家门口守望着外出打工的父母,盼望着他的父母早日回家。我给这张照片起了个名字:《思亲》。
思亲
尽管石头村藏于荒野之中,可能因为是旅游区,来往的游客太多了,所以,小女孩一点都不畏惧,呆呆地看着我不做声。我向她打招呼:“喂!小朋友,你好吗?”她干脆看都不看我了,抱着个苹果,在门口啃了起来。即便是我在不停地给她照相,和她聊天,她都不理不踩,只管吃她的苹果。
小妞(1)
小妞(2)
在村子里,转了一圈,这才发现,除了我们这些游客外,几乎看不到年轻人,能拍到只有老人和儿童。
留守老人与儿童
我在想,于家石头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和全国其他的农村一样,于谦的后人也从这深山老林里走出来了!他们“要去远方寻找未来”!这里留下的是历史,是可供旅游的石头文化古村落!是于家先祖们给后人留下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