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西门老街一带,早在先秦时期已有人类活动,至南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已形成聚落。唐时嘉定因练祁河得名,称练祁市。南宋嘉定十年(1218年)设县治,依年号命名“嘉定”至今。嘉定镇是嘉定区商业、文化、旅游中心,全镇面积4.17平方公里。2008年10月,古镇嘉定被国家建设部认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嘉定州桥,系嘉定之根。自1218年建县为县治中心至今,八百年未移,是嘉定历史文化的发祥地。在这千步之内,汇聚了宋、元、明、清历代古塔、石街、老桥、旧庙、名园等古迹,人文浩荡,底蕴深厚。游客可在此游览汇龙潭、孔庙(科举历史博物馆)、法华塔、秋霞圃等古韵浓郁的景点,还可参观竹刻博物馆、陆俨少艺术院,并在十字河两岸观老街风情,品风味小吃,寻找江南古城文明的印迹。
法华塔为正四面七级楼阁式砖木结构方塔,高40.83米。始建于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历经元、明、清及现代多次修缮,是嘉定城区标志性建筑之一。
法华塔塔院内现设有二个陈列展厅:“胡厥文生平”设在翥云堂内,胡厥文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杰出实业家。先后担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副市长;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另一为“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顾维钧生平陈列”,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向观众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外交家顾维钧先生始终以维护国家利益与民族尊严为主旨,勇于任事,反对侵略战争,坚持和平自主的55年外交生涯。
附近还有嘉定竹刻馆,通过嘉定竹刻史各个时期的艺术精品向人们展示了四百多年历史的嘉定竹刻艺术的生命力;嘉定孔庙现为中国科举博物馆,里面有五个展厅,分别介绍了科举制度产生的历史,以及科考的整个过程,以及很多状元进士的试卷。这里是古代科举考试“考场”,向游人介绍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孔庙一角,雕梁画栋经过修饰重漆了,不过却不乏古朴的气息。书院中的长廊有很多刻碑都贴在墙上。书院里面有仿制贡院考场的考场,也有些蜡像,形象地表现当时应试的状态。
尤其令我等国人兴奋的是,中国其实原本很“开放”,颇有泱泱大国的风度。嘉定孔庙的科举博物馆展出的文献记载:科举制度刚刚实行后不久的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有外籍人士参与我大唐的科考并登科进士头衔;明朝也有人参与科考并登科进士,这些史料再联系马可波罗先生的传奇,更加证明中国确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传统,不仅是对自己的国人,对“外蛮”亦然。
嘉定这些景点虽无参观券,却内容丰富多彩,文化深厚,令人惊叹收获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