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我人生中又一新的转折时期,3月退休,2月按退休手续报送材料,去了几趟市镜湖区市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热情,一一告诉办理退休程序,方便,快捷,办的很顺利,3月3日审批。我便乐了,静下心来细想,我这退休,对自己有何打算,实话告诉大家,我是券友。退休前,我己做好准备,早有安排,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让退休生活丰富多彩,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一、上“券研网”、“朝花网”学习,向券友们学习
那就是对集券的挚爱。退休第一件事,在安排好自己生活后,闲下来业余时间,了解门券收藏研究网,朝花网门券收藏爱好者之家,喜欢“二网”,上券研网,朝花网学习,向新老朋友问好!向券友们学习。“二网”是我们券友学习,交流的乐园,能学到很多知识,众券友的笔墨,能开阔视野,取长补短,是学习、交流的好平台。
继续订阅券刊和选购旅游文化,门券等方面书籍学习,提高自己的集券写作水平,如:《上海门券收藏》、《江苏神游》、《吉林门券》、《四川门券》等券刊。向券友学习,向书刊求知。
二、积极参加券活动。
仍然和以前一样,积极参加券活动,参加了3月24日~25日南京券协举办的“2017新春门券交流会”。去时早早做好去南京的准备,看望十多年未见的南京券友和来参会的全国各地券友,让十多年的念想得以实现,参会回来后,即写了《难忘券友情》刊登在2017年4月20日《江苏神游》第3期(总172期)上(见图)。
参加了3月1日~6月30日,由全国旅游门券收藏组织联盟理论部和券研网组织的“2017年全国第十一届理论研讨会征文”,经认真思索,领会征文内容,一气呵成,写了《谈“一文一券”券集》,首次参加了券研网活动。
三、勤写作,增才干,发挥特长。
2008年前喜爱写门券、集邮方面等收藏鉴赏方面的文章,在全国各地几十家报刊、杂志上刊登。今将重新拿起笔撰文,1、动脑,勤动笔,益健脑;2、动手,敲起电脑健盘写作,2008年前投稿都是手写稿,而今报刊,杂志用稿都是电子稿,所以给自己压力,以前忙,没时间学电脑,现决心己下,恒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不懂请教自己的孩子。
在这之前,好友李道袁、潘松亭等券友应邀进券友微信群,在好友潘松亭引荐下,联系上了王建池站长,有幸认识崔艳红老师。我的《新春的盛会》文、图首次用Q Q上传,投券研网,得到了王站长,崔老师的支持和鼓励,4月1日在券研网上首刊,受到了老师、券友的欢迎。至7月7日,己有十篇稿件在券研网上刊发。通过Q Q传稿,小小的进步,心里特别高兴。但还有很多电脑知识要学,向券友学习,如:网上制作券集等。学好电脑,跟上时代的步伐,与青年人同行。亲身体会,虽年龄的增长,不应落后,应不断学习,接受新事物,为社会的进步,增砖添瓦,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多项爱好齐上阵,让生活更精彩。
接下来,在集券中,整理券藏品,按专题分类,继续撰写券文,多研究券文化。同全国各地券友真诚友好的交往,交流。参加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多读书,勤习字,适时旅游,快乐而进行着。自己对集券的那份情,那份爱,在闪光。集券,让我的生活更充实,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