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界的一块芳草地
——从券研网相关数据看山西券协活动发展
王建池
全国门券收藏活动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曲折起伏又风景无限。
在大家积极探讨目前券界应该如何发展的重要时刻,第八届“人说山西好风光”门券交流会在太原举办。今年的活动集门券展览、理论研讨、交流拍卖和旅游活动于一体,同时邀请了诸多券界大腕的精品券集参展,这个不是全国“届展”胜似全国“届展”的活动规模,开创了全国省级门券活动的先河,让我们好生欢喜!
对山西券协活动近年来逐年趋好的喜人形势,我从心里非常敬佩,更渴望探索其成功的原因所在。
券研网自2006年开通以来,山西券协与券研网互动频频,山西券友已经成为券研网运行与发展的重要推手。我想从此点切入,用网站的相关数据说明“人说山西好风光”活动渐入佳境,对山西券协整体工作蓬勃发展的原因做一些剖析,从而对券协组织如何发挥作用,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启迪。于是,我用五天时间浏览了17位山西券友在券研网发表的712篇作品,查阅了券研网十年来举办的十次有奖竞赛活动相关资料,整理出山西券友参与网上活动的一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梳理、分析、归纳。下面,我以《从“券研网”相关数据看山西门券收藏活动的蓬勃发展》为主题做一汇报:
一、舆论先导 效果良好
山西券协善于运用媒体为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宣传造势。从网站十年的资料看,山西券协每次活动都在券研网广泛宣传,且作者大多是券协班子成员。如吕凌会长在网站主页发文28篇,其中24篇宣传协会活动。从统计数据看,吕凌、胡保平、白纪元、赵廷文、张宝贵、周新娥等6人共撰写报道券协活动的文章92篇,占山西券友在网站展示文章总数的13%。这些报道文章,从活动准备、活动实施到活动总结如数家珍,让准备参加活动的券友心中有数,使未到现场的券友受到鼓舞。从而聚集了“人说山西好风光”主题活动的人气,扩大了活动的影响范围。
二、理论引导 正气昭昭
在网站资料中,李洛书、胡保平、周新娥等券友以“专论”的形式发文29篇,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文章或解惑释疑,或循循善诱,或直击时弊,为指导券友们树立正确的收藏观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2010年7月6日,券协顾问李洛书以《门券交流需要‘和谐氛围’》为题发表文章,提出“集券就是集情”,呼吁“集情更需要不断积德”,成为券界至今传颂不衰的话题。“无锡首届论坛”之后,副会长胡保平先生发表题为《门券理论探索应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的专论,从“学术探讨、广开言路;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历史问题、重在考证;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四个方面提出“门券文化不断繁荣创新”的举措,表达“期待门券理论研究百花齐放春天到来”的愿望,引起了门券收藏理论研究爱好者的强烈共鸣。承德市券协会长杨帆先生跟帖表达共鸣:“好文章,赞赏!提升门券文化的高度,有理论研究部作尖兵,有券界高层支持,春风吹过来了。但是还需要一支重要力量——那就是各省级券协领导人的认识与作为。”,山西省券协,不就是那“一支重要力量”的典型代表吗!
三、成绩斐然 光耀券坛
1、屡获高奖。在统计的券研网举办的“莲花奖”券集赛、有奖征文、诗词会友娱乐角等三种活动10项竞赛中,网站共评出三等奖以上作品235篇(部),其中山西券友45篇(部),占19.1%;在备受券友们关注的三次“莲花奖”电脑制作门券展集竞赛中,网站共评出铜奖以上作品101部,其中山西券友28部,占27.7%。充分显示了山西券友参赛作品的高水平。
2、评审的骨干。除首届“莲花奖”外,网站组织的其它9项竞赛均有山西券友担任评审委员。胡保平、白纪元、赵廷文、张宝贵、周新娥、王丽荣、杨新渝等都曾以评审委员的身份参与竞赛活动。足以说明这些券友的全面素质得到了活动组委会及广大券友的认可。
四、传承发展 水准领先。
从统计数据看,山西券友在券研网展示的作品不但数量多,而且创作的门券展集、撰写的研究性文章所占比例大,充分反映出山西券协占相当比例的会员已经走出对藏品孤芳自赏、当保管员的初级收藏模式。山西券友在券研网发表的712篇(部)作品中,门券展集143部,占20.1%;门券收藏理论研究性文章224篇,占31.3%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山西券友对门券收藏文化的高层次追求。
参照以上分析,结合这些年来对山西券协活动的了解和认知、尤其是亲自参与加这次“第八届‘人说山西好风光’门券交流会”的切身感受,对山西省门券收藏活动这些年能够保持不断发展的原因归纳出以下几点,或许对我们做好今后的门券收藏工作有所启迪。
一、锤炼了团结、包容、干实事的班子
在与吕凌会长、老会长李洛书、副会长胡保平等班子成员几次交流中,相互之间说到的都是对方的长处,从此让人感到这是一个团结的班子。大家同时说到吕凌会长“知人善任”,根据班子成员特点搞分工,善于调动每一位成员的积极作用。吕会长则夸奖班子成员“各尽其责”。班子里没有前任“踩后任”,后任“否前任”,成员之间相互掣肘、消极拖拉等“内耗”现象。较好地发挥了一班人的凝聚作用与带头作用。
二、搭建了学习、交流、促发展的平台
券界学习交流的平台包括券协自身举办门券交流与展览活动、定期例会、创办券刊及网站、 QQ群、微信群等,同时也包括参与全国性及外地券协组织的门券活动。山西券协每年一次的“人说山西好风光”交流会,从2010年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 已成为省级券协交流会的一大亮点。尤其是今年这次活动,不但给本省券友提供了高层次的学习、展示平台,而且也在全国券界提升了人气,吸引了众多券友前来参加。
三、营造了和谐、创新、争先进的风气
门券收藏基本是平民从事的收藏活动,券友们参与的目的更多的是丰富藏品、交友旅游、愉悦身心。靠利益驱动调动券友参与活动积极性的成功率非常小。因此,在券协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形成团结和谐、创优争先的良好氛围,就显的至关重要。山西券协对在全国届展、券研网券集赛和本协会每届获奖的作品,券协都会结合年度评比给与表彰奖励。从而培养造就了一批门券收藏、尤其是门券展集制作的骨干和高手。
四、尝试了求新、增知、再提高的举措
仅举两个例子:一是请进专家讲授相关知识。为尽快提高会员的电脑制作券集水平,山西券协先后两次借举办交流会之际,邀请电脑制作券集专家、券研网编委会副主任兼券展部部长陈明新老师到现场讲课、解疑答惑,吕凌会长亲自主持并要求全体会员参加。这种求贤若渴的学习态度及两次邀请专家进门讲授的做法,值得赞赏。另一个例子,是倡导会员之间互相观摩学习,取长补短。每次券协展览时,协会都要求会员参与现场评奖,交流创作心得,把参与过程作为学习过程。这项多年来一直坚持的评奖方法,无疑对提高每一位会员的券集制作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多种方法鼓励求学、多项措施激励引导下,山西券友参与券研网组织的三届“莲花奖”券集赛中屡获高奖。如三次竞赛共评出大金奖三部,其中有一部就是胡保平创作的《双林寺门券考证》;评出金奖19部,其中山西券友获得6部,占31.6%(胡保平两部、周新娥两部、王丽荣和任文奎各一部);评出银奖27部,其中山西券友获得5部,占18.5%(白纪元两部、张宝贵、周新娥和王丽荣各一部)。
我认为,券研网与山西券协的十年合作互动,真正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双赢。一方面,券研网在山西券友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不断成长,受益匪浅。另一方面,山西券友在券研网这个平台上亦锻炼与提高了自己的收藏水平。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人说山西好风光”品牌已经成型和影响不断扩大,看到山西券协的勃勃生机和发展潜力,看到山西券协近年来各项活动全面向好的强劲势头。在此,我代表券研网编委会,衷心感谢山西券协和山西券友对券研网的支持和厚爱,真诚希望今后的合作更加紧密而富有成果。
借此机会,我代表券研网编委会和网站编辑部全体同仁,对曾经以不同形式给予我们支持的全国各级收藏组织和广大门券收藏爱好者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最后,祝愿本次交流会和邀请展取得圆满成功!
编后:此文是作者于2017年7月14日在“山西省第八届‘人说山西好风光’交流会”座谈会上的发言稿。因时间关系,当时发言仅是要点部分。应部分券友要求,现将全文展示于此与大家分享。不妥之处,还请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