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金石滩”

辽宁沈阳:甄文兴
显示日期2017-07-22;访问次数:461; 电脑端

    我是从收藏的门票上得知,大连金洲开发区海边有一处国家级的地质公园——金石滩。细读景区的《简介》,知道这里是一处典型的北方喀斯特地貌。“9–5亿年前震旦纪、寒武纪的地质地貌、沉积岩和古生物化石”在海岸边形成的海蚀地貌景观。

    哎呀!不是学地质的和古生物学的,这些晦涩难懂的名词,如“震旦纪”、“寒武纪”、“喀斯特”等等,还真的说不明白!这可能就我们收藏门票的魅力所在吧!我们不仅要学点地理、历史、人物、自然等等方面的知识,要编辑《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真的还要学点“地质学”方面的知识。否则,连什么是“地质公园”都不知道,又该如何收藏“地质公园”的门票做展集呢?

    要想懂点,不求“精”,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起码我们应该知道“地质年代”,才会弄清“震旦纪”、“ 寒武纪”在“地质年代”中所处的时期。大家都知道,《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学说。地质,就是地壳的成分和结构。地球的发展与演变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漫长过程,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按地壳的发展历史划分出若干个自然阶段,叫做地质年代,把地壳上不同年代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顺序进行了排列。请看下面的《地质年代与生物发展阶段对照表》。就会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时期,地球演变的历史。

1、地质年代_缩小大小.jpg

地质年代与生物发展阶段对照表

    地质年代最大的时间单位是“宙”;宙下面是“代”;代下面是“纪”;纪下面是“世”等等。比如说“震旦纪”,往上是“元古代”,再往上是“隐生宙”。“隐生宙”的上限就是地球的起源了,这个时期没有生物,或者是基本没有生物的存在。

    这些个年代,或者是时期,地球在漫长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内外动力的作用,让地质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形成了千奇百态的地貌景观,存留至今的就是“地质遗产”了。这些特有的“地质遗产”,并以“地质遗产”为主体,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公园,就是“地质公园”。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大连“金石滩”地质公园,就是“震旦纪”和“ 寒武纪”时代的地球内部动力,多次强力地震存留下来的“地质遗址”,也叫“地震灾害遗址”。裸露在海岸边的岩石,经几亿年的风化呈金黄色,层次特别鲜明,是地球演变的历史见证,是北方海滨唯一的一处“国家地质公园”。

2、金石滩门票_缩小大小.JPG

金石滩门票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我这个地质外行来说,也只能是看看热闹罢了。

    2017年4月5日,借内弟的光,专程来到“金石滩”。看看几亿年前留在海滨的“地容地貌”。天阴沉沉的,时不时地下着小雨,也好,雨中游览“金石滩”别有情趣。只是照片拍的不清,这可能就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进入“金石滩”,果然被这些“地质奇观”所震撼!难怪《简介》称这里是“神力雕塑的公园”、“天然的地质陈列馆”。请看下面的两张照片,像广西桂林象鼻山似的岩石叫“恐龙探海”,40米高的“恐龙头”伸向大海,恐龙颈下可以行船。

3、恐龙探海(一)_缩小大小.jpg

恐龙探海(一)

4、恐龙探海(二)_缩小大小.jpg

恐龙探海(二)

    请看这张照片,叫“蟹将出洞”,仔细观察就像一只硕大的螃蟹从洞中爬向海洋。

5、蟹将出洞_缩小大小.jpg

蟹将出洞

    再看这张照片,叫“大鹏展翅”。由于我拍摄的角度不好,不够形象,没有门票上的“大鹏展翅”拍的形象。

6、大鹏展翅_缩小大小.jpg

大鹏展翅

    玫瑰园里有个玫瑰石,是由几十块藻类植物化石组成的。岩面呈粉红色,纹理内旋清晰,如同一朵盛开的玫瑰花。遗憾的是我不曾拍到,借用网络图片,看看这朵玫瑰石。

7、玫瑰石_缩小大小.jpg

玫瑰石

    龟背石,是金石滩最珍贵的“岩石”,也是“镇园之宝”。景区介绍:龟背石,岩性主要为钙质粉砂岩,因岩层表面状如龟背而得名。前美国科学院地质部主席克劳德先生称之为“天下奇石”。关于它的形成,目前地学界有两种解释:一是干裂说,指的是在干燥、炎热的气候环境下,半塑性岩石暴露、干燥后形成网格状裂隙,后期沉入水下,被绿色沉积物所充填而形成;另一种观点是地震液化泄水脉说,是指岩石在半塑性状态下,由于地震作用产生了垂直层面的裂隙,不断的振动,使泥沙在水的带动下流向裂隙沉积,形成状如龟背的岩石。

8、龟背石_缩小大小.jpg

龟背石

    景区的大部分地方是表露在外部的岩石层,景区《简介》说,这就是“喀斯特地貌”。所谓“喀斯特”即为岩溶,“喀斯特地貌”也称“岩溶地貌”。这些岩石多以黄色为主,奇形怪状,参差不齐。还有不同的名字,我是叫不出来。弟妹开玩笑地说:“如果你实在不知叫啥名,就叫‘千层饼’好了!”哈哈,你还别说,这层层叠叠的岩石,还真有“千层饼”的味道。还是看看照片吧!

9、岩溶地貌(一)_缩小大小.jpg

岩溶地貌(一)

10、岩溶地貌(二)_缩小大小.jpg

岩溶地貌(二)

11、岩溶地貌(三)_缩小大小.jpg

岩溶地貌(三)

    还是因为有雨,许多地方没有走到,回家后看看有关金石滩的介绍,还真有点遗憾!如有机会再游金石滩!


编辑:王建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7-07-22 00:58:30

谢谢甄老师!……看着很亲切!我们上学那会儿,青白口纪、蓟县纪、长城纪都还没有划分呢……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7-22 05:01:05

欣赏了!谢谢了!跟着甄老师去金石滩逛一圈也有味道。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7-22 06:02:38

谢谢精美的图片展示和美文的详细介绍!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7-22 06:30:54

08年到大连,已经到了金石滩,因为当地人的一句“几块破石头”没有意思,就放弃游览,遗憾啊!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7-22 06:39:55

学习欣赏了,谢谢!!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7-22 07:08:46

金石滩奇形怪状的岩石,大自然的杰作。谢谢甄老师介绍!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7-22 08:01:52

谢谢甄老师介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感叹!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7-22 08:19:46

甄老师好文章,科学眼光阐述了金石滩的渊源。

姓名:伍勇; 时间:2017-07-22 08:41:51

漂亮!赞!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7-22 08:48:40

鬼斧神工,大自然的杰作。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07-22 10:00:57

游览不忘学知识,有心人!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07-22 10:01:05

不学无术,学而知之。谢谢甄老师解读!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7-22 10:32:27

先学再游,增知添趣!谢谢甄老师!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7-22 10:40:47

普及地质学说,从初级开始。看到岩溶地貌的“千层饼”,让我想起2013年7月游览北方石林见到的岩石就是这样的,那个地方是克斯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阿斯哈图石林景区。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7-22 10:47:37

大自然的杰作,鬼斧神工令人感叹!谢谢介绍。

姓名:陈捷; 时间:2017-07-22 11:27:55

欣赏了,谢谢!!

姓名:钟杰; 时间:2017-07-22 16:05:12

分享甄老师游记,欣赏学习,赞!谢谢。

姓名:唐铁柱; 时间:2017-07-22 16:59:21

没去过,有时间去看看。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7-22 20:32:02

谢谢甄文兴老师介绍!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7-22 22:20:13

景好美。去了两次大连也没去金石滩看看。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07-23 09:48:49

一堂生动的地质知识课。谢谢甄哥!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7-07-23 15:27:03

拜读欣赏学习了,谢谢介绍!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7-27 11:40:04

有些景点想再次游览是要下很大的决心的,因为有好多景点一次都没有去过呢。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