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来过沈阳的人,都曾游览过古都“盛京”,皇太极登基后,分别在沈阳的东、西、南、北修建的四座“喇嘛塔”。然而还有三座早于“喇嘛塔”的“白塔”(因其塔身为白色,故称“白塔”),您又看过几座呢?它们分别为:崇寿寺白塔(释迦佛生天舍利塔),白塔堡白塔(无垢净光塔),塔湾辽塔(无垢净光舍利塔)。
古稀之年的老沈阳人,都不曾忘记,老沈阳的这三座白塔,与同老沈阳一样,多灾多难!先说第一座:崇寿寺白塔,学名“释迦佛生天舍利塔”,位于今天的沈阳市北顺城路白塔小学西侧,处在沈阳故宫中轴线上,在故宫的正南方。有资料说,当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时,因“汗王宫”待建,曾临时居住在崇寿寺。此塔在1905的日俄战争中破损,一直没有人管理与维修,直到1957年,白塔因破损严重,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被彻底拆除了!
有书记载,崇寿寺白塔在拆除时发现地宫,在地宫内取出文物92件,其中鎏金盒内有120颗白色佛舍利子,在铜盒盖上写有“佛舍利子,乾统八年,三月二十三日”。说明崇寿寺白塔建于辽代乾统八年(1108年)。看了一下辽国的历史,年号“乾统”,乃是辽国的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在当朝值班,也是辽国内忧外患,走向灭亡的时期。从已知的资料上看,此塔为八角十一层密檐式砖塔,高26米左右。非常遗憾,崇寿寺白塔自1957年被彻底拆除后,沈阳市政府就没有恢复的打算。人们只能从现在用的“白塔路”地名,和“白塔小学”的校名,知道此处曾经有座白塔。想看崇寿寺白塔只能在老照片中,瞻仰“遗容”了。
崇寿寺白塔
下面说说第二座白塔,白塔堡白塔(无垢净光塔)。因当时的白塔是空心砖塔,从里面可以直接登入塔的最高层。所以,1905年3月,日俄战争打到沈阳时,日军为防止白塔成为俄军观察所,用大炮将白塔炸毁。到了1999年,东陵区政府决定在牤牛河畔易地复建白塔。专家们根据1952年发现的“石函”,认定白塔堡白塔始建于辽代重熙十四年(1045年),为辽代佛塔。于是仿照辽代的佛塔,修建了高70.49米,八角十三级密檐式佛塔。塔内设地宫、中宫、天宫三部分。地宫内供奉地藏菩萨,中宫供奉9.9米高的释迦牟尼坐佛像,被称为全国室内坐式第一大佛。
白塔堡白塔因为是仿照辽塔修复的,其外观和塔湾的辽塔“无垢净光舍利塔”几乎一模一样。称呼只差两字。白塔堡白塔名“无垢净光塔”,塔湾的白塔名“无垢净光舍利塔”。
白塔堡白塔仿照辽塔修复完毕,不知哪位高人惊呼:“错了!错了!”啥错了?原来此塔并非建于辽,而建于明!并以《奉天通志》为证据:“此塔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为僧人德本监修。塔座用经过琢磨的白石砌成。塔中有盘道可通塔顶。”那么专家们提到的“石函”又是咋回事啊?还是经过专家们认定,原来1952年发现“石函”里面说的塔,不是这座古塔,而是位于此地不远苏家屯区陈相屯的辽塔(已坍圮)。我的天啊!咋办啊?总不能扒了重建吧!其实,什么辽塔啊,明塔啊!都是仿古新建的,就当辽塔观赏吧!
我很幸运,乘车来白塔堡拍摄白塔,赶上了蓝天白云。
白塔堡白塔(一)
白塔堡白塔(二)
最后想说的是“塔湾白塔”,位于塔湾的这座白塔,可是货真价实的辽塔啊!书中介绍,此塔名“无垢净光舍利塔”,建于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八角十三级,高33米,密檐式砖塔。是清代盛京八景之一的“塔湾夕照”,清初诗人百龄有诗云:“一弯塔影水流春,寒食烟生树树新。疑是雨余青到眼,十三山色欲留人。”
塔湾辽塔建于一高岗上,下面是一潭池水,夏季荷花盛开。游人可沿着台阶,登岗瞻观佛塔。2016年此地修建了“回龙寺”,塔被圈入寺中,游人只能购买回龙寺的“香花券”,从寺院中穿行,到塔院,才能近距离地观塔拜佛。
回龙寺香花券
塔在寺中
随着《盛京碑林》入主“塔湾公园”,舍利塔的周围修建了长廊,水榭、碑亭、汉白玉的石拱桥等等。所以,短短的几年,舍利塔的周边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舍利塔雪景
舍利塔前后对比
已经建成的“碑林苑”还没有向游人开放,一旦开放,我将为大家报道《盛京碑林》,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