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随着9月的日益临近,全国世遗旅游门券收藏邀请展暨第十一届全国旅游门券文化研讨会正向我们走来,平遥展会的准备工作已进入倒计时,在平遥旅发委的大力支持下,在理论部的同力合作下,筹备工作在紧锣密鼓中进行。我们将竭尽全力,努力办成一届旅游文化、收藏文化、门券文化相融合的文化盛典,借助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品牌效应,为平遥古城申遗成功二十周年庆祝活动增光添彩,为旅游门券收藏活动的发展助力加油。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次活动的全面情况,让与会代表尽早地熟悉活动场所,我们从今天开始,将逐步推出系列文章和报道,介绍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介绍展会场所的背景氛围,介绍筹备工作的有关进程,介绍展会的现场推进。从活动预热、现场报道、延伸发展等各方面,让大家了解这次活动的整个过程。
敬请大家关注!
活动筹备组
2017年8月23日
展场介绍——平遥唐都推光漆器博物馆
平遥唐都推光漆器博物馆由展销馆、精品馆、珍品馆、明清建筑群体验馆、明清家具馆组成,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示和研究各个历史时期中国漆器的历史沿革、文化、艺术与成就。展馆中汇集了多彩兼备的宋元漆器,千文万华的明代漆器以及以时代为主题的当代漆器共1.28万件。目前,博物馆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平遥)漆艺博览会,受到了国家、省、市、县领导和部门的高度评价,年接待游客达到80万人次。2016年唐都推光漆器博物馆被评为中国推光漆器博物馆。
传统的平遥推光漆器作品以天然大漆为原料,以优质脱水椴木制胚胎,经裱布、上灰、逐道上漆、打磨推光、荫房荫干等数十道工序,上百种髹(xiu)饰技艺才能完成。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快速推进,原国有漆器厂的破产,导致平遥推光漆器近年来不得不开始分散经营,继而造成人才技术资源浪费、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以天然大漆为原料的推光漆髹饰技艺逐渐萎缩等,使得这一传统工艺处于临危状态的负面影响日渐突出。因此,尽管2006年平遥推光漆髹饰技艺已经被列为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却始终未能再现往日的辉煌。
目前,在平遥煤化集团努力下,平遥唐都推光漆器博物馆逐步建设成为了一个集“生产销售、展览收藏、研发设计、旅游观光、创业孵化、漆树种植”于一体的唐都推光漆器文化创意园。并初步形成了“一馆一园七大基地”(中国推光漆器博物馆、漆树种植生态园、传统手工制作基地、文化旅游商品基地、全国工艺美术院校实训基地、大漆使用推广基地、漆艺文化学术交流基地、4D奇幻文化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总体布局,累计投资达1.23亿元。
平遥煤化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平遥最大的民营企业,赞助了本次平遥的门券展会活动,并提供了仿古明清古院做为全国世遗旅游门券邀请展的展场。下面请随着我们的照片,浏览一下展馆的布局。
唐都博物馆大门
唐都博物馆位于古城东大街
进入园区
博物馆欢迎您
展馆匾额
西面的仿古建筑园区
第一所小院街门
二进小院的院门
二进院对面的传堂厅(3展室——世遗展)
二进院东厢房(2展室——平遥门券展)
二进院西厢房内景(1展室——平遥门券展)
传堂厅内景
三进院外景。东厢房(4展室—-精品门券展)。对面(5展室——世遗门券展)
博物馆大师精品馆内景 (局部1)
博物馆大师精品馆内景 (局部2)
本文编辑注:
1、髹(音‘修’)饰,是古代在艺术品上采用的一种传统工艺,用漆漆物,谓“髹”。
2、本网已经开辟标题为“走进平遥”的系列专栏,请大家在本网首页左边的“专题系列“点击“走进平遥”,即可浏览与活动相关的文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