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平遥漆器最早的源头当是帝尧的彤车
平遥推光漆器早已享誉海内外,是一枝平遥人引为骄傲的传统民间工艺奇葩,2006年平遥漆器传统大漆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当年推光漆器厂的宣传材料和漆器艺人的讲述,平遥漆器有着三千年的历史,唐代已形成规模,明清两代达到鼎盛。2007年九月,在平遥古城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漆文化艺术节,会上,有专家讲话说平遥漆器兴起于唐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样,平遥漆器的历史就出现了三千年说和一千多年说两种观点。我不知道三千年说依据何在,也不知道一千多年说有何新证据,我只知道中国漆器最早的考古发现是浙江余姚河姆渡古墓葬中的一件漆碗。在首都博物馆,我见到了这件漆碗的复制品,朱红色,边缘有黑点,据专家考证,这件漆碗是七千年之前的作品。
中国漆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先祖最早发明了天然大漆的采集、加工和使用,河姆渡大漆器皿的考古发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漆文化最早的源头。早在七千年之前,华夏民族就已经发明和创造了成熟而精美的漆器艺术。七千年是个什么概念?这是比大汉民族的人文始祖姬轩辕大帝还要早两千三百多年,我们汉民族的先民刚刚跨越过新石器时代,就以他们智慧的大脑和智慧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漆文化。中国人历来以造纸、活版印刷、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引为骄傲,因为这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然而世人极少知道,中国漆器艺术是比四大发明更早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最早作出的重大贡献之一。
再回到平遥漆文化探源的话题上来,前文已提到,平遥地方古称陶,是帝尧的封地。《史记》载:“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放勋大帝出巡时最喜爱的仪仗是彤车白马。彤车就是朱红色的车仗,虽然《史记》没有写明帝尧的彤车是漆器艺人用朱红大漆髹饰而成,或车上有部件是用朱红大漆髹饰,然而我们知道,古陶地没有天然朱红色木材,在四千多年之前,只有像河姆渡漆碗所使用的朱红色大漆,才能髹饰出彤色器具。依据河姆渡七千年之前的漆器可以肯定,在帝尧时代,中国漆器艺术早已进入成熟期,漆器早已进入宫庭器物领域,帝尧的彤车显然是当时漆器艺术最精美的作品。当时漆器已是宫庭时尚,这种时尚延续了许多年代,直到周朝时,宫庭器具仍然以彤色为高贵,国君奖励有功之臣的奖品便是彤弓、彤箭。彤色弓箭更应是经过朱红大漆髹饰的器物,用朱红大漆髹饰的弓箭作为奖赏品,显示了尊贵,显示了荣光,也显示了信任。《国语·周语》载:“夫宫室不崇,器无彤镂,俭也。”国君的宫室中如果没有彤色漆器制品,当是节俭的像征。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当时制作一件漆器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古陶地既是帝尧居住的尧城所在,黄土高原又广有漆树分布,漆器艺术在当地传承与发扬应该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平遥漆器最早的源头是帝尧的彤车,距今已有4200多年的历史。可以肯定地说,四千二百多年来,平遥地方作为中国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经过一代又一代漆器艺人的发扬光大,平遥漆器艺术终于成功地传承到现在。近一千多年来,尤其是清代中叶以来,平遥漆器艺术博采众长,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漆艺大师,耸起平遥漆器艺术的一座又一座高峰。
——请关注“走进平遥(5)平遥古城文化探源(之三)诗坛师祖是平遥古城之父尹吉甫”——
附:平遥漆器图
【配图由本文编辑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