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是雷鋒的第二故乡,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雷锋离开我们已经55年了,但他在抚顺两年另八个月的人生经历,给当地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抚顺如今保留了许多雷锋的纪念地,还有不少以雷锋命名的学校、社区、公园、广场、街道、车站等。现在雷锋成为抚顺的一张亮丽名片。人们也常把抚顺称为雷锋城。
八月间,我们老俩口回抚顺探亲访友,恰逢雷锋因公殉职55周年纪念日。为了深切缅怀雷锋,深入学习雷锋,我们再次来到了雷锋纪念馆,并与全国“小雷锋”夏令营的少先队员一起,参加了祭扫雷锋墓的活动。我们还用了几天时间,有计划地寻访以雷锋名字命名的学校、主题邮局、储蓄所、车站车队。百闻不如一见,实际体验胜于说辞。这些展示雷锋足迹、凝聚雷锋精神的场所,是雷锋故亊的发生地,是人们学习雷锋的生动课堂。
以雷锋命名的学校有三所。雷锋小学、抚顺市雷锋学校及雷锋高中。雷锋小学原名建设路小学,给来自各地少先队员的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锋自1960年10月10日起,一直担任该校的校外辅导员。雷锋热心辅导少先队员的故亊,传遍全国。长期以来该校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硕果累累。现已列入中国的名校,成为弘扬雷锋精神的种子基地。雷锋学校始建于1960年,原名本溪路小学,雷锋于1961年到该校担任校外辅导员。学校后经调整扩建,1966年更名为雷锋中学。宋任穷为其题写校名。2005年又恢复成雷锋学校,设中学部和小学部。小学部又名雷锋二小。雷锋高中是在原钢厂子弟中学基础上建立的。后与抚顺四中合併,成为市直属的重点中学,2014年正式命名为雷锋高中。走进这三所学校,到处可看到雷锋的塑像、雷锋日记摘抄,雷锋当年辅导学生的照片。师生们学习雷锋的风气浓厚。位在抚顺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中心广场,也以雷锋命名。广场上的雷锋的塑像成为学校的重要地标。塑像背后刻着必须弘扬雷锋的“一颗钉”、“一滴水”、“一团火”、“一块砖”、“一片叶”这五种精神。今年全国“小雷锋”夏令营开营仪式上,就演岀了以这“五个一”为主题的舞蹈。“一块砖的平凡”“一滴水的团结”“一片叶的感恩”“一团火的奉献”“一颗钉的钻研”
雷锋储蓄所是雷锋当年办理存款的百货储蓄所,1961年雷锋就在里存下未取出的100元。这个小储蓄所先后更名为和平储蓄所、雷锋储蓄所,如今的名称是中国工商银行抚顺支行。但人们习惯称它雷锋储蓄所。银行门口的公交车站仍冠名雷锋储蓄所。这个银行确实与众不同。走进营业大厅,有一尊雷锋塑像。墙上有一组组展板介绍雷锋平凡而伟大事迹的图片。其中最令人注目有两件。一是雷锋1961年6月18日存款200元和9月9日定期存款100元这两张存单的存根。二是当时雷锋办理储蓄时和储蓄员王玉珍的合影照片。它为“雷锋存折”的故事提供了实物依据,很有说服力。
生前与瓢儿屯车站有着不解之缘。这个位在望花区的普通的三等小站,因与雷锋的历史渊源而远近闻名。这里是雷锋“清晨扫雪”等故事的发生地。现在车站候车大厅创建了雷锋精神教育展室。乘客在候车时,不仅可参观雷锋生平的图片,还可在互动展区收看收听有关雷锋的视频和歌曲。今年夏令营期间,全国的“小雷锋”专程来车站参观,红领巾的小朋友们边参观边操作,无比兴奋。
雷锋主题邮局,也是抚顺的一大亮点。邮局用集邮文化展现雷锋精神,用邮寄方式传递雷锋精神,深受人们的欢迎。2015年3月5日邮局成立时发行的首批实寄封,集邮爱好者争向收藏。今年8月,雷锋主题邮局又在雷锋纪念馆举行揭牌仪式,为纪念馆增添了雷锋的文化产品。
“雷锋号”列车和城际公交车,是抚顺人民弘扬雷锋精神的又一亮丽品牌。雷锋生前出门在外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铁路和公交系统的员工也非常珍惜雷锋号的荣誉称号,处处为乘客着想,竭诚为百姓服务。这次老俩口乘坐K95、K96列车,往返北京与抚顺,也深切地感受到这点。
我寻访的只是以雷锋名字命名的单位一个部分,其实还有雷锋社区、雷锋体育馆等,加上军队系统命名的雷锋班、雷锋连、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数也数不过来。它从各个侧面展示雷锋成长的轨迹,都是我们学习弘扬雷锋精神的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