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与蔡襄祠
如果你喜欢
请饮我
一如月色吮饮着潮汐
我原是为你而准备的佳酿
这是席慕容《佳酿》诗中的一句话,去福建旅行,就象品酒,那里的浓厚的风土人情,甘之若饴。最具有文化博大精深的也许在泉州了,梨园戏、高甲戏、九仙山、开元寺等。我最想说的是泉州的洛阳桥和蔡襄祠,它就是二瓶醇香的酒,让人醉了不想醒。
乍听到洛阳桥名字,许是河南洛阳市的名胜?然而它与洛阳市有几千里。它坐落在泉州市东约10公里,与惠安分界的洛阳江上,桥以江为名。当我一脚踏上古桥上,历史的厚重迎面扑来,想认识它,就得好好与它对话。北宋年间有个叫蔡襄郡守,历经多年营造了这座有四十六个桥墩,二十八个石狮,七座石亭,九座石塔的洛阳桥,所以它是我国著名的梁式石桥。尤其是四十六座桥墩设计成船形,整个桥看上去似是架落在条条船上,河水的流动仿佛桥在运行,静中有动,这是艺术的造极,人的智慧灵感,故而首创了“筏型基础”以造桥墩。
我见过赵州桥,虽说比洛阳桥早建,单从规模和设计以及桥上的装饰,比赵州桥宏伟壮观多了。洛阳桥的中亭附近有历代碑刻林立,“万古安澜”是宋时留下的摩崖石刻。看着这些千年的历史,走走苍桑的桥身,不知有多人走过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从桥头的古榕树漫步到北岸,再回转从蔡公祠向蔡公石像,我渐渐的迈入了北宋年间,想必蔡公有话要对我说。
回到桥南即是蔡忠惠公祠,他是端明殿大学士。进殿可看到他的书法,是他自撰并书的《万安桥记》大字石碑。蔡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其碑刻文字精练,书法遒丽,刻工也精湛,世称“三绝”。有趣的是碑立于祠中,分别刻在两块石上,一为原刻,二为现代后摹刻,书法爱好者可以体验两块碑的书法魅力。
无论是踏桥,还是谒祠,都能让游客直观地感受到宋代的灿烂文化。我想蔡公造完桥,他当年走在桥上是作何感想,他为泉州后人能逍遥地越过洛阳江,越过无情的滔滔江水感到欣慰。再后来的弘一的芒鞋,俞大猷的马靴,惠安女的绣花鞋都在洛阳桥上踏出绝响,看尽“潮来直涌千寻雪,日落斜横百丈虹”。
我相信所有古人留下的东西,都会成为一种精神上的同乡,这不,站在泉州洛阳桥上同样感受到他乡遇故知的感动。就如喝了醇香的酒,在遥问与寻游中,对古迹文化一寸寸渐入神秘的喜爱中。
二0一七年八月二十日
写于翠屏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