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多年前,上海历史上首次由政府拨款,专门建造了颇具规模的博物馆,这就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上海计划”中所建造的上海市博物馆。时任博物馆董事长是叶恭绰。
博物馆建在“大上海计划”中的市中心区(今杨浦区五角场)市政府大楼两侧,上海市博物馆在东侧。位于上海市中心区府左路,现江湾五角场二军大长海医院内。
上海市博物馆是中国古典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正面中央部分共四层,底层券式大门,门前喷水池、花坛。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入内为大厅,有过道通至两翼,左为办公室,库藏室和有100只座位的图书室。右为300座的演讲厅。二楼为历史陈列厅、艺术陈列厅,两侧为书画陈列厅,墙面不设窗,顶部为玻璃顶棚,作采光之用。
上海市博物馆1933年9月筹备,1934年9月动工,次年10月落成。博物馆于1937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然而不到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大上海”地区遭到狂轰滥炸,幸而馆藏重要文物、文献已迅速装箱转移,没有遭受损。
上海市博物馆的历史陈列厅以反映上海历史变迁为主;艺术陈列厅有青铜器、陶瓷器、雕刻、玺印、钱币等,书画则在陈列厅两侧,共展出文物二万余件(枚)。从开馆到八·一三抗战,该馆先后举办过中国建筑、各国的博物馆、三代古玉及唐代邛瓷、海南岛黎苗民物、上海地方文献和铁道工程等六个展览会,在上海是首次。
多年来我陆续收到十一种当年博物馆所用的门票,据知目前在门票收藏圈中仅出现过十二种。二十多年前上海历史博物曾向我征集过此券。
因众所周知原因,解放前老馆文物南迁后大部分入台。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12月21日,重新建立了上海博物馆,最早位于南京西路325号。1959年10月,上海博物馆又迁移到河南中路。这一时期举办的各种文博、艺术展览达到高潮。
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不断增加,又要滿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对外文化交流,经市政府批准重新建造上海博物馆,新馆于1995年12月30日举行预展,1996年10月12日在人民广场举行开馆仪弍。
解放后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大增,目前己有珍贵文物100多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嚣、陶瓷嚣、书画、玉器为特色。馆藏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亨有盛誉,成为我国四大博物馆之一。
历年来本人将上海博物馆近百年所使用的门票作为重点收集,并編组了专集,《从冂票上看上海博物馆的变迁》展示了上博变迁与发展。
2015年第十八届全国旅游门券展览,我编组的专集《上海博物馆》参加展览,获《最佳藏品奖》。
2017年7月13日,第八届“人说山西好风光”门券邀请展在省城太原举办,我的专集《上海博物馆》特邀展示。第17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暨平遥古城申遗20周年,“世界遗产门券邀请展、全国旅游门券文化研讨会”将于2017年9月19日在平遥同时举行,我的专集《上海博物馆》再次特邀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