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世遗券展(5)编辑《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专题的点滴

太原市:白纪元
显示日期2017-09-28;访问次数:456; 电脑端

“五台山”在我的老家五台县境内,由于对家乡的深厚感情,2004年我步入门票收藏以后,对收集五台山门票就情有独钟。随着五台山门票藏品的逐步增多,2006年我的处女作《山西五台山旅游门券演变初探》参加了山西省第四届门券收藏展,获得了“最佳研究奖”。紧接着,在2007年又编辑了《纵览五台山》,被山西收藏家协会门券专业委员会推荐参加了全国第十五届旅游门券收藏展览,获得优秀奖。2010年编辑了《五台山之最》参加了门券收藏研究网首届“莲花杯”网上展览,荣获“铜奖”。这次平遥古城即将举办的“全国世遗旅游门券收藏邀请展”,“五台山”作为山西省为数不多世界遗产,受邀参加展览,按照胡保平先生的要求,五台山专题要围绕世界遗产编辑,由于我的藏品中有关五台山遗产的还缺关键的一些门票,为此,我又一次开车前往五台山景区寻觅心中所想的门票。收集五台山门票是我下辛苦最多的,下面讲几个故事,请券友了解一下我收集五台山门票的一些经历。 

故事一,编辑《山西五台山旅游门券演变初探》时,我预先做了计划,要到五台山佛教管理委员会和佛教协会了解寺庙门票的情况,要到五台山景区管理委员会了解进山门票的情况,去了这些部门对寺院门票和进山门票有了大致的了解,收获很大。在与景区会计小郭聊天过程中,他对我这么执着的研究五台山门票很感兴趣,看了我的五台山藏品门票说,我送你一枚没有的,他从办公桌玻璃板下找到门票递给我(图1),谢天谢地,我没有。还是枚全品的,直至今日很少能见到这枚票带存根的全品。 

 

 (图一)

故事二,五台山寺庙门票中,南山寺红色的塑料券(图2)是最难收集到的一枚门票,

   自从我见过这枚门票以后,老想着得到这枚门票,甚至睡觉还梦见自己有了这枚门票。当我得知协会有位票友有这枚票的复品后,又一次(周五)登门拜访,想高价购得,但人家只想交换,因此没有得到。第二天到按惯例太原南宫早市寻觅门票,偶然从一本旧笔记本里翻出三枚塑料门票,其中就有这枚,真是暗中欢喜,抑制不住当时高兴的心情。老板开价3枚15元,当时很怕别人抢了,很快付款拿票。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图二)

     故事三,五台山寺庙门票还有一枚比较难得门票(图3),因为它能很好的反映了五台山景观遗产中的景观。我曾多次去五台山寻找过这枚门票,都是空手而归。这次去五台山准备返回时,又一次抱着试试看的侥幸的心里,进入了这座寺院,赶得很巧,我第一个问的30多岁的尼姑,她看了这枚门票的复印件,回答:前几天我们打扫库房发现了有一沓这枚门票,已交给我们的主寺院普化寺了。我恳请她帮助找这枚门票,她痛快的答应领我去见主持,为了能顺利的将这枚门票搞定,我从门票册中拿出普化寺的塑料票、纸票各一枚,以及有睡佛背景的一枚进山邮资门票,准备赠送给普化寺。一会我们来到了普化寺见到妙生主持,说明来意,并赠送了准备好的门票,看到送他的门票,他说这枚塑料票是他在80年代时印的。说到我要找的门票,主持是个爽快人,派人马上到库房去找。主持说这枚门票的背景图案是他考察新建的灵峰寺时偶然发现的。那天他站在考察新址上,抬头看到对面山体就像一尊躺着的睡佛。所以新寺庙建成后他将睡佛作为门票的背景图案,并专程前往北京,请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题写了“五台圣境仰天大佛”八个大字。我如愿得到了3枚门票。拿门票时,引荐的小尼姑在我耳边小声说,寺庙的东西可不能白拿,只好拿出100元交给主持说给寺庙的香火钱,并表示感谢。  

  

(图三)

故事四,五台山申报世界遗产主要靠景观和佛教文化、以及佛教古建筑才成功的。去年就知道,五台山5个台顶,出了一套乘车票,是反映五个台顶的风光和寺庙的。为了完善参展专题,7月23-24日趁着小孙子外出夏令营的机会,再一次来到五台山台怀镇登顶乘车出发处寻找这套门票。好家伙,此套门票一共6枚(五个台顶加一枚通票),合计票价700元,乘车还必须撕副券,说是要对账。幸亏我老伴的亲戚随同我前往,她的外甥在此处打工,在她外甥的帮助下免费得到了此套门票(图四—图九),了却了我的心愿,也为此专题增加了亮点。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八)

(图九)

辛苦就有收获,一部专题全凭好的门票衬托。围绕世遗这个主题,按照已有的门票,将专题编辑了五个部分。一是圣山环境景观,二是十座申遗寺院,三是佛教建筑艺术,四是佛教文化传统,五是形形色色的门票,基本涵盖了五台山方方面面的门票内容,但不是全部门票,尤其是第五部分的进山门票,由于篇幅有限,只能挑选个别有代表性的门票展示。将专题定名为《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专题好与不好,由大家评说,以便今后进一步完善。

 http://menquanyanjiu.gicp.net:81/?a=articleview&id=13743&incdots=yes

编辑:马聚海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9-28 00:20:50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7-09-28 06:13:22

一位精益求精的藏家。学习受益了!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7-09-28 06:25:32

收集门票难,收集专题门票更难,有了门票制作展集也难。但是没难倒山西白纪元老师,谢谢介绍,向您学习、致敬!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9-28 06:46:39

有股难得的钻劲!向白老师学习,致敬!!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9-28 06:55:53

辛苦就有收获,白老师的精神值得学习!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17-09-28 07:13:53

十年一剑自锋利!学习白老师刻苦钻研的精神!

姓名:曹斌; 时间:2017-09-28 07:59:34

赞一个。不容易。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9-28 08:05:53

首先赞。收藏本不易,只要有心信。向白老师学习。

姓名:陈捷; 时间:2017-09-28 08:23:19

赞一个。不容易。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9-28 08:23:40

有此执着收藏精神,肯定能制作精美的专题,点赞!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9-28 08:32:53

找票的过程就是玩票的乐趣。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9-28 08:56:43

情有独钟的收藏,有辛苦就有收获,精神可嘉!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7-09-28 09:04:57

赞!!!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09-28 09:05:05

艰辛的付出,才有丰厚的收获!

姓名:王高兴; 时间:2017-09-28 09:29:53

赞!!!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09-28 09:31:45

五台山专题,凝聚了白纪元老师的艰难求索,几易其稿日臻完善,来龙去脉如数家珍,演变进程一目了然,尤其是本次制作的专题,依据世界遗产评定组织对五台山的评价,视角独特研究深入,显示了深厚的专题制作功力。

姓名:郝春萍; 时间:2017-09-28 10:24:48

感动

姓名:郝春萍; 时间:2017-09-28 10:25:38

收藏乐在其中

姓名:钟杰; 时间:2017-09-28 13:57:46

收集门券的艰辛,获得门券的喜悦,分享了白老师精彩故事,为白老师此专集点赞!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9-28 13:58:43

千辛万苦寻觅,得来不费功夫,好作品需有好东西帮衬。赞!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9-28 15:09:00

向白老师的执着精神学习!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7-09-28 16:54:52

劳心费力,精益求精,敬佩!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9-28 20:25:45

费神费力,辛苦寻觅,制作出精良的展集。赞!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09-28 21:18:11

众里寻他千百度。

姓名:赵廷文; 时间:2017-09-28 21:23:21

馋死我了!!!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9-28 22:06:22

非常敬佩!非常敬仰!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9-28 22:44:16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姓名:寻波; 时间:2017-09-29 07:27:24

赞一个,不容易呀!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9-29 08:03:22

太不易了。只要有心就能做到。了不起,敬佩。

姓名:李国林; 时间:2017-09-29 22:10:07

赞!白老师收藏的耐力与功夫,创造一个好的专题,真需要勤找票,细研究,出精品。向白老师学习!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7-09-30 20:49:19

白会长不断求索,不断收获,不断的精益求精。佩服。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