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庄位于辽宁省海城市,说起牛庄鲜为人知,如果说起海城馅饼,我相信很多的沈阳人都吃过(外地人是否吃过,就不好说了)。海城馅饼皮薄馅大,外焦里嫩,肥而不腻,在辽宁馅饼店独占鳌头。据说海城馅饼还多次烙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友人,都吃过海城馅饼。海城馅饼名声大噪!让许多“吃货”垂涎三尺!这里,我要准确地说,海城馅饼应叫“海城牛庄馅饼”,因为海城馅饼来自牛庄!
这么好吃的馅饼居然产自小城镇——牛庄!牛庄到底“牛”在哪里,能够烙出这么好的馅饼呢?打开百度,可让我大吃一惊!哇塞!六百年前的牛庄原来是“东北第一水乡”,是东北农副产品重要集散港,东北地区第一个通商口岸。不仅如此,东北地区的第一个邮局、第一个巡检司衙门、第一个水文站、第一个天主堂、第一个清真寺、第一个红十字会、第一个英国领事馆等等,都在牛庄。
有了这么多的第一,牛庄馅饼排在辽宁馅饼业前茅,也就不稀奇了!诸多的第一,也说明了牛庄往日的辉煌与繁荣。如今牛庄如何呢?带着种种的好奇心,2017年9月24日我踏上了牛庄征途!
“牛庄,我来了!”从辽宁海城坐中巴,下车后,我兴冲冲地喊了一句。
牛庄,那些戴着第一“冠冕”的都在哪里呢?牛庄人的一句话,如同一瓢凉水,把我来牛庄的热心浇得拔凉拔凉的!牛庄人说:“客官(感觉有点讽刺的口吻,听着不舒服)!你要找的第一,那是牛庄的历史,现实嘛!都没了!都没了!都没了!”三个“都没了”,当时就把我弄“蒙圈了”!
果真什么都没了吗?三轮车的车夫,把我拉到了被称为“东北第一个水文站”旧址面前,指着一座石碑说:“当年的水文站就在这里。”请看这幅照片,除了这块石碑写着“牛庄水文站旧址”外,什么都没了!

水文站旧址
水文站北部,还有一个石牌,写得是“甲午战争,陆战场遗址”。到家后,查看了一些资料,才知道1895年3月4日,甲午战争时在牛庄发生了一次惨烈的战斗。这个碑是牛庄镇政府2004年8月立的,石碑的后面记载着牛庄保卫战的战斗情况,可惜已经模模糊糊看不清是什么内容了。周围除了民宅外,什么都没了!

陆战场遗址
好在日寇攻进牛庄通过的太平桥还在。如果没有这座太平桥,牛庄真的没有值得好看的地方了。那就让我们看看太平桥。

太平桥一

太平桥二
有资料介绍太平桥建于明末清初,道光年间重修,桥上有“道光乙酉年菊月谷日”字样,是一座古老的石板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省保石碑
离开太平桥往西走,我们看到了一个天主堂。哎!怎么说都没了呢?天主堂还在啊!三轮车夫说:你要找的东北地区第一天主堂早就没了,这是后建的。

天主堂
哎!想看的都没了,不过牛庄还有几座庙,比如“观音寺”、“药王庙”、“财神庙”还在,看看吧,总不能白来啊!

观音寺

财神庙
在离开牛庄之前,我们找到了牛庄馅饼传承人赵洪财馅饼店,吃几张馅饼,尝尝啥滋味!

馅饼
咬着满嘴流油的馅饼,我和朋友说:“嗯!好吃,不错,牛庄没白来!”

编辑: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