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世遗券展(7)金玉良言助我进步

山西省:周新娥
显示日期2017-10-12;访问次数:518; 电脑端

平遥会前,艳红向我约稿,要我写篇自己参展券集的创作体会,我反复思考,不知从何下手,在这次众多的参展作品中,我参展的《石雕艺术的瑰宝——大同云冈石窟》,充其量只是几枚门券的堆砌,哪里谈得上创作。但我还是想借此机会,谈谈近年来我在券研网的稿件见网后,对各位老师跟帖留言内容的体会,和从中受到的启发和帮助。

我感受最深的是参加全国第十八届券展的《人杰地灵话山西》,和这次参加平遥展的《石雕艺术的瑰宝——大同云冈石窟》两部券集。

说实在话,对待每一篇稿件我也总是想力争做好,但由于水平和思路局限等原因,总是做不到那么完美。20148月我的《人杰地灵话山西》券集在券研网展示,受到了那么多老师的关注。我仔细品读每一位老师的跟帖,其中张景生老师的:“一点建议供参考,杨玉环故里山西有票,可以不用陕西的相关门票更贴题些”;李新建老师的:“一点建议,1、有些贴片门票排列不均衡,如第一张;2、第14页是表示的华国锋吧?可以点出名字。”两位老师的点评给与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我们协会白纪元老师的慷慨支持下,赠予了我一枚崭新的永济杨贵妃故里门券,替换了两枚陕西的杨贵妃墓券,“更贴题”了;第一张贴片选用了3枚有代表性的门券,显得不那么满了,总体布局好了许多;第14页那枚有华国锋的票如不点名,确实会有好多人看不出来,充实文字后便可一目了然。两位老师的建议,使我的这部券集在门券素材的使用、安排方面有了改进。

在这部券集的文字方面,都兴水老师跟帖中说:“文中的副标题,建议尽量都采用14字的词组为好”;陶万春老师在跟贴中说:“文字说明要跳出简介模式,以表现出对家乡的挚爱之情,愚以为抒情式或游记描述均可。”经两位老师的指点,再看看自己的文字编排,真的是索然无味。于是在文字方面反复推敲,下了一番功夫。正是采纳了几位老师的诚恳的建议,使得改进后的《人杰地灵话山西》这部券集,于201410月参加了衡阳的第十八届券展,并荣获优秀奖。

去云冈石窟游览,第一次了解了矗立在景区的瘦僧人的塑像是云冈石窟的开凿者昙曜。出于对昙曜的崇敬,在做云冈石窟券集时就把题目定为《开凿云冈石窟之第一人——昙曜》,自认为这个题目还挺有新意。券集在网上展示后,梁海军老师首先跟帖认为“切入点很有想法,但个人认为券集名称是否可以再斟酌一二。”;刘振林老师:“同意梁海军老师的观点”;都兴水老师的帖子直接指出了问题所在:“标题是以人物命题,但没有展示这位人物的相关素材。因此同意梁海军老师的建议,券集名称可以再斟酌一下,供参考。”;赵义方老师:“券集切入点有新意,题目如果用‘昙曜与云冈石窟’能否好一些?”;彭安荣老师则更详细的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我也同意以上梁海军、刘振林、都兴水三位老师之见解!此集创意不错,展示了世遗景点,选券用券契合,编排制作精美。但主题与所用脱节,诚为遗憾!该集以人物为题,属"以人系事"之创作手法,但却无人物素材,所介绍的都是五大石窟,故曰"脱节"是也!建议改为"以事说人",在充分展示石窟的基础上对人物略带几笔即可,题目可以为巜云冈五窟欣赏》或者巜云冈五窟说》;首页文字重写,末页文学稍作改动。这样的话,我个人认为比较理想并切中主题!”;钟杰老师也跟帖道:“周老师可将开凿云岗石窟第一人一一昙曜作为第一贴片介绍,题目可再围绕“世遗”一一云岗石窟选定为好,供参考。”。

几位老师的跟帖,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我的这部券集题目与内容的脱节,使始终沾沾自喜的我茅塞顿开,在陈明新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于是有了《石雕艺术的瑰宝——大同云冈石窟》券集,带去参加了平遥的世界遗产券集展。

对网上展示的每一部作品的跟帖,都是对作者的支持,而能够得到各位老师具体的指导,指出作品的问题所在,对我来说则更是求之不得的金玉良言。俗话说,旁观者清,更何况能够对作品提出建议的老师,都是有着很高的写作水平和丰富的创作经验,对自己来说是学习和提高的绝好机会,我打心眼里万分感激。

2009年开始学做第一部券集至今共做出了33部券集,每一部都包含了各位老师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深深体会到,各位老师的点评和建议可使自己走出迷茫,找到改进的方向,一路指引自己不断进步。


 

 


编辑:马聚海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10-11 06:18:26

精益求精 锦上添花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10-11 07:38:08

求新,求精的精神值得学习!!赞!!!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7-10-11 07:41:20

金玉良言是关怀!创作券集就是在旁观者建议中提高进步!周老师文章写的亲切朴实!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10-11 07:42:34

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期待更多精品出现,谢谢!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7-10-11 07:47:03

新娥制作展集的思想创新意识超前、用券讲究、技术高超,值得学习!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10-11 08:28:03

从善如流是取得不断进步和丰硕成果的条件之一,周老师做到了。祝您继续取得更大的成绩!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10-11 13:42:55

好作品只有执着、更新,完善,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才能更上一层楼。

姓名:陈捷; 时间:2017-10-12 08:14:44

求新、求精,为周老师点赞!!!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10-12 08:23:49

周老师虚心、求学、上进之精神,值得钦佩、学习!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10-12 09:01:51

虚心好学,精益求精,为新娥的执着和淳朴点赞!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10-12 09:32:18

广泛吸收大家的智慧,丰富完善自己的展集(作品),会有很好的效果。

姓名:常永林; 时间:2017-10-12 09:43:14

精益求精 锦上添花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7-10-12 10:20:27

好学,求精,为周老师点赞!!!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7-10-12 14:54:14

券研网有良师益友,有金玉良言,周大姐有福气啊!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10-12 15:06:50

周大姐朴实的想法和做法,值得我学习。

姓名:钟杰; 时间:2017-10-12 16:45:09

周老师创作券集的体会写的真好,对于券集创作的不断改进,勇于创新,精益求精。从2009年以来,编创券集33 部,虚心好学的精神难能可贵,值得我学习,为周老师成功创作每部券集点赞!謝谢!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10-12 18:44:06

迈出第一步,越走越顺畅!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7-10-12 19:00:11

有创意,才是好文章,为周老师点赞!!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10-12 19:16:20

新娥创作券集的体会写得扑实,虚心好学,精益求精,值得学习。

姓名:任文奎; 时间:2017-10-12 20:07:18

求真务实、虚心学习,周老师把自己切身的创作体会表达出来,值得我辈学习!

姓名:于国琪; 时间:2017-10-12 21:43:18

祝贺周新娥老师作品大丰收。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10-12 21:57:10

周老师为人善良谦虚,券集创作也深有功底,给小兵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非常尊敬周老师!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17-10-12 23:05:01

券研网互助互学的气氛真好!我也从中受益匪浅!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10-13 09:48:17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虚心好学,勤奋进取!为新娥之精益求精点赞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7-10-13 15:27:12

朴实的文章,朴实的人,为您点赞!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7-10-14 02:10:22

好文!!!拜读大受感动,周老师既有创作求新的进取精神,又有虚怀若谷的宽容儒风,令我倍加敬佩!为周老师点赞!!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10-15 22:07:45

旅游几日刚回来。各位老师过奖了,我正是在券研网这个大家庭里,得到了众多老师的支持帮助才有所进步的。再次谢谢各位老师!

姓名:寇瑞敏; 时间:2017-10-17 13:08:30

虚心好学,勤奋进取,为周老师点赞!!!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