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套券补缺 我无法忘怀
四川自贡 周沛
同一主题、风格和规格统一印制的门票套券,是券中佳品,集券人都爱不释手。我从1984年开始收集门券,就特别喜爱套券,也收藏了不少套券,从中获得了许多知识,享受了许多快乐,但也经历了许多艰辛难忘之事,比如为桂湖公园套票补缺,就是其中之一,现在想起来,回味无穷。下面讲一讲我为桂湖公园套券补缺的情况和经历。
四川成都市新都区内的桂湖公园,是明代状元著名学者、文学家杨升庵的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桂湖公园发行了一组(四枚)纸质套券,体现它的四季美景,券幅均为15.8×6.5 cm,每枚门券底色不同,又都全幅衬以杨升庵诗词为背景,主图都是桂湖的著名景点,券面的右下角有名家书写的行书“升庵桂湖”四个字,上面是门券编号。这套门券有极高的文化品味,内涵深刻,集诗词、书法和风光于一体的精美之作。门券背面是李鹏总理接见新都优秀企业家的广告,体现了时代感。
桂湖的这组套券,在发行的那些年,我只收集到春、秋、冬三枚(照片一、二、三),当时,没有抓住机会收齐。夏券是什么样子?太想知道了。后来的许多年里,我四处寻找夏券。首先,我专程去桂湖公园,售票人说:那种套券我们都没有见过。又多次在券友中交流征集,在票商处寻求购买,没有着落。还有我连续十余年外出旅游,在省内外所到之处的文化市场寻找,都一直没有收获。有一年我去北京旅游,到潘家园旧货市场内的收藏店铺和文化摊点也没有找到夏券。就这样“四缺一”的情况搁了十多年,好似一个不能圆的梦。
为了不留下缺憾,抱着对门券文化的追求,坚持继续寻找。2008年的一天,我与川券委程国民同志在电话上交谈中提到补缺夏券一事,他告诉我成都市送仙桥古玩市场有卖门券的,看来有了希望。于是在2009年和2010年两年时间内,我从自贡先后三次去过成都,都到送仙桥去淘票,每次都走遍了所有的文化店铺、摊点,一直没有找到夏券,但我仍不死心、不放弃。
2011年9月11日,老伴陪同我第四次又到送仙桥,游览了好一阵子,我细心到处观望,向文化店铺、摊点的老板探寻,仍然无果。后来在靠河边的一家古玩小店门前的地上,一个不起眼的纸盒内装有门券,我立刻蹲下身去,深翻细找,眼睛直溜溜的盯着门券,突然一枚门券的角上露出“升庵桂湖”四个字,我小心翼翼的抽出猛一看,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夏券”,那一刻我无比的兴奋,如获至宝,心中的激动无以言表,了却了我的夙愿,畅快极了,身旁的老伴也露出了笑容。很快成交后,看着门券品相很好,券面是土黄底色,主图为一扇面风景图中,是桂湖最具代表性的交加亭景点。亭前满池盛开的荷花,红绿相间、竞相奔放、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美不胜收。但门券上作为背景的隶书诗词,只能见到片断,还看的不太清楚。
收集到桂湖公园套券的这枚“夏”券,屈指算来用了十五、六年时间,终于为套券补了缺。自己又好像收到了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快乐着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回到家里,细致的赏析这枚“夏”券,又找来有关资料,方得知门券上是一首七律《寄外》诗,由隶书名家王熙伯先生所书。
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这首诗是在杨升庵被嘉靖皇帝贬谪云南后,其夫人黄峨独居桂湖思念丈夫的真挚情感写下的著名诗篇。通过这枚门券,见证了女诗人的学识才华,又回味了它的历史故事,还观赏了书法艺术和桂湖美景。既饱了眼福,又获得了知识,真是一份精神食粮和美的享受。我将这组套券,精心的塑封起来,放在套券册内,珍藏起来。在组编相关专题时,才会拿出来,让世人观赏。这组套券于2014年已收入我编撰和自费出版的门券图录《道路》画册。现将桂湖公园套券的“夏”券(照片四)展示出来,供券友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