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碑林(中)石碑中的故事

辽宁沈阳:甄文兴
显示日期2017-10-27;访问次数:414; 电脑端

    与朋友一起来盛京碑林看石碑,朋友问我:石碑主要应看啥呢?这是很多游人提出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两点:一是,赏学碑上的书法。二是,聆听碑中的故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平淡无奇,兴趣骤减!

本文要讲的就是聆听石碑中的故事。我们首先看看“盛京碑林陈列馆”的馆藏石碑。

    陈列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石碑许多都是“国保”级的,比如“御制涂鲁希碑”和“扈世穆诰赠碑”都是必看的石碑。

    既然工作人员点了名了,那就看看吧!

   “扈世穆诰赠碑”摆放在游廊中。

1、游廊石碑_缩小大小.JPG

游廊石碑

    扈世穆诰赠碑,镌刻于顺治十三年(1656),是年代最早的石碑,首身连体,碑阳刻满汉合文56字,碑阴刻满汉合文500余字,此碑乃诰赠清初大臣索尼祖父扈世穆之碑。赫舍里·索尼,满族正黄旗人,清朝开国功臣之一,他是孝庄文皇后指定的清朝著名辅政大臣,位于辅助康熙皇帝的四位辅政大臣之首。

   “御制涂鲁希碑”摆放在陈列馆正殿之中。

2、御制凃鲁希碑_缩小大小.JPG

御制涂鲁希碑

   御制涂鲁希碑镌刻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二月,碑首雕刻二龙戏珠和海水纹。刻有满汉文400多字,记载了清顺治皇帝为了太祖太宗时期南征北战打天下的功臣涂鲁希立碑的事。涂鲁希一生跟随努尔哈赤、皇太极,并多次参与决定性的战役,为清王朝基业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令我感兴趣的是陈列馆外部,有些仿制的石碑,更有看头。因为许多石碑是全国各地的著名石碑,虽说看不到真品,能在这里看到仿制的也算依足了。

    仿制:三十六字官箴

3、三十六字官箴_缩小大小.JPG

三十六字官箴

    箴言原是明孝宗弘治年间,为了整顿吏治,提倡廉政,时尚流传的做官格言,故曰“官箴”。这三十六字箴文,是乾隆二十三年(1758),从曾任山东泰安知府颜希深的旧科房的残壁上发现的。可见颜希深在任知府时,曾将箴文刻于墙上,自省自律。

    这段短小精悍的文字,以其深刻的内涵、丰富的哲理和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成为历史上许多清官的座右铭。

    仿制:却金亭碑

4、却金亭碑_缩小大小.JPG

却金亭碑

    碑文记载:明代广东一带,有些地方对外通商秩序混乱,贿赂和乱罚问题严重,甚至还有对外商拉差、劳役的现象。嘉靖十七年(1538),兼管口岸的番禺县尹李恺上任后,对外商“不封舟者,不抽盘,责令其自报数而验之。无额取,严禁人役,勿得骚扰。”外商

    为感谢他,由暹罗商人奈治雅看邀聚外商,筹集一百两银子给县尹李恺,李恺不要。银子又退不回去,于是,奈治雅看到广州,找到李恺的上司,请求用这笔钱建一个亭子,以表彰李恺的廉政。批准后,奈治雅看便在当时的东莞最热闹的地方——演武场筑亭、建坊、立碑、挂匾,名却金亭,碑名“却金亭碑”。后来,不仅东莞,盐城、杭州、温州都有却金亭,或毁或存,都关联着地方官员却金守廉的故事。

    仿制:金·《元遗山集》

5、元遗山集_缩小大小.JPG

元遗山集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选自金·《元遗山集》。其意:有本事的官吏经常可以看到,但能够做到公正廉明就非常难了。讲的就是“人情难却”。中国是有名的礼仪之邦,受千年儒家思想的影响,人情交往、迎来送往的习惯,形成了盘根错节、千丝万缕的人情关系,非常复杂。若碍于“情面”而做出越德、越规、越法之举,就得不偿失了。此文意在警示官员要“公廉”,以得民心。

    仿制:辽史圣宗纪

6、辽史圣宗纪_缩小大小.JPG

辽史圣宗纪

    辽圣宗耶律隆绪即位伊始,在其母萧绰(萧太后)的辅佐下,注重吏治。下诏各级官员,秉公办事。不要奉迎上级,诸县令佐如遇州官及朝廷使臣无理征求,可以拒绝。内外官员,因受贿事发,推卸责任于子孙仆从者,要严厉处罚。1026年,辽圣宗重申惩贪奖廉之法:“大小职官有贪暴残民者,立罢之,终身不录;其不廉直,虽处重任,即代之能清勤自持者,在卑位亦当荐拔;其内族受贿,事发,与常人所犯同科。”

    仿制:戒石碑

7、戒石碑_缩小大小.JPG

戒石碑

    五代十国的蜀主孟昶,于941年创作了“官箴”,24句96个字,颁布诸邑。后来宋太祖赵匡胤删繁就简,将孟昶“官箴”改成四句:“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官员们所领的俸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百姓们虽然好欺负,天理却难以容忍。南宋高宗赵构将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所书的这十六字箴文手迹发至各州县,命各地官吏镌刻一方箴石,立于衙门甬道上。戒石铭是古代戒饬官吏的令箴,用以劝诫官吏常念百姓衣食父母之恩,为官务必清正廉洁。后来许多大堂前甬道的“戒石碑”,建亭保护,称“戒石碑亭”,以体现对官箴戒约权威性和神圣性的维护。

    这些碑中的故事,已经过去了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时至今日,仍然都是为官的箴言。


编辑:王建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7-10-27 02:07:23

谢谢甄老师!学习碑刻知识!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10-27 05:38:22

欣赏了!谢谢! 杭州也有碑林(“孔庙”)始建于1131年,现已免费开放。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10-27 06:55:15

甄老师讲的碑中之故事,有教育意义,亦有警戒作用。欣赏了,谢谢!!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10-27 07:18:50

读罢沉思,正是有贪,才有扬廉之说。戒是警示,老习讲得好,永远在路上。几千年的封建糟粕,一再翻新,已成顽疾,必下猛药不可。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10-27 07:37:21

老乡借喻古代碑刻贪、廉内容,讲述了当今反腐倡廉的新风。好文章!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10-27 07:54:20

希望有更多的政府官员来盛京碑林看石碑,受教育。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10-27 08:41:11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10-27 09:09:28

喜欢这样的解读。

姓名:陈捷; 时间:2017-10-27 09:10:59

谢谢介绍!!!!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10-27 09:52:49

肃贪倡廉,古今一理!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10-27 10:15:06

碑中故事,解读清晰,谢谢介绍!

姓名:钟杰; 时间:2017-10-27 10:15:25

参观盛京碑林,观碑刻,赏书法,受教育,赞!谢谢甄老师!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10-27 15:05:16

碑中故事,为官箴言。谢谢甄老师介绍!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10-27 18:44:57

欣赏了,谢谢介绍!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7-10-27 18:59:33

谢谢甄老师介绍!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10-27 20:13:20

谢谢甄老师详细的介绍。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10-27 20:33:49

欣赏了,谢谢!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7-10-27 22:44:19

谢谢文兴讲的盛京碑林的故事。

姓名:杨帆; 时间:2017-10-28 07:08:56

既学知识,又受教育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10-28 21:26:40

碑中的故事,今天也有现实意义。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7-10-29 19:22:43

立碑警示。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