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介绍了石碑中的故事,今天介绍壁刻书法。概况中说了,在辽代古塔的南部,修建了一处壁刻长廊,设计者把沈阳故宫博物院和辽宁省博物馆的馆藏名人书法,有选择的刻在长廊墙壁上,以供游人学习观赏。
长廊壁刻
本文从中选了14幅壁刻,连同简介一并介绍给大家。或许能在学习书法,赏析书法上有所提高。
一、陈衡恪“隶书五言联”:论经来福地,种德有斯人。
壁刻一
壁中代言:近代·陈衡恪(1876–1923),字师曾,江西义宁(今修水)人。少时即能书擘窠大字,工诗文,及长书名大著,篆、籀、隶、楷、行、草无不高妙。运笔苍浑有力,风神拙朴秀逸,一时鸣高,为世所推重。
二、王仁堪“行书五言联”: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壁刻二
壁中代言:近代·王仁堪(1848–1939),字可庄,又字忍庵,号公定,闽县(今福州)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官至苏州知府。喜画花卉,色研气逸,甚工致。工书,学欧、褚,刚毅而略少秀逸之
气。
三、法式善“行书七言联”:好官况味清如此,君子交情淡不妨。
壁刻三
壁中代言:清·法式善(1753–1813),姓伍尧氏,原名运昌,字开文,号时帆,一号梧门,蒙古正红旗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工画山水,笔意清劲不俗。亦善书法,学赵孟頫,端秀畅顺。
四、何绍京“行书七言联”:门无客至惟风月,案有书存但老庄。
壁刻四
壁中代言:清·何绍京,字子愚,湖南道州人。道光十九年(1839)举人。诗词、书法皆名于时。书宗颜真卿,晚学董其昌。又能画兰竹,清逸秀雅。
五、洪范“行书七言联”:闲将云影和帘卷,静折花枝当画看。
壁刻五
壁中代言:清·洪范,字石农,安徽休宁人。工诗文,能书画,博雅好古,善鉴别古物。书宗唐人辅以宋法,故能气宇昂然而又高逸超迈,雄健潇洒。山水学黄大痴,亦精花鸟。书画之誉满京师。
六、赵孟頫书《王羲之轶事帖》。
壁刻六
壁中代言: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第11世孙,赵德芳的嫡派子孙。一代书画家,博学多才,能诗善文,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懂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
被称为“元人冠冕”。自五岁起,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七、黄均“行书七言联”:万卷图书自清洁,四时风月足娱情。
壁刻七
壁中代言:清·黄均(1775–1850),字毂原,号香畴,又号墨华居士,元和(今苏州)人。擅丹香、山水、花卉、梅竹咸能入妙。山水尤著,初学黄鼎,进宗娄东,笔墨苍厚腴润。工书,学赵、董,工秀妍腴。晚年卖画为生计,乐在其中。
八、梁启超楷书“八言联”: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壁刻八
壁中代言:近代·梁启超(1873–1928),字卓和,号任公,广东新会人。康有为弟子。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曾参加戊戌变法,为近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以北魏为宗,浑厚朴茂,间有峻拔开张作。
九、林则徐“行书七言联”:语为吉祥滋厚福,心缘敬慎历亨衢。
壁刻九
壁中代言:清·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一字无抚,晚号竢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曾任钦差大臣,焚禁鸦片,抵御英国侵略。工书能诗,以唐人为宗,师法欧阳询,参习董其昌,尤以小
楷,工稳秀健,远近求之,名于一时。
十、赵佶书《嵯峨万仞诗帖》。
壁刻十
壁中代言:宋徽宗赵佶(1082–1135.6.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
帖中的每一个字都细瘦、挺拔,笔画舒展、遒丽。在转折处,都有明显可见书家刻意收藏锋、露锋、运转提顿的痕迹保留下来,形成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似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而内敛,连笔似飞而干脆等特点,通幅极具精神。
这幅“诗帖”是由两首七言与五言律诗合并而成,也名为“欲借、风霜二诗”帖。过去学者推测这可能是宋徽宗二十九岁(1110)时所作。
十一、郑燮“行书七言联”:快意行时防失足,问心难处急回头。
壁刻十一
壁中代言:清·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一署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曾官知县,为政清廉爱民。工诗词,立意深隽,造语清奇,善画花卉,竹兰尤精妙,墨竹清瘦劲拔,摇曳多姿。墨兰力矫圆秀纤巧之习,焦墨挥写,天然野秀,极有风韵。书有别趣,以汉隶、章草与楷、行融参,风格独特,自称六分半书。亦精刻印,不经奏刀,世不多见。落职后寓扬州,以书画为生计。声誉极著,为“扬州八怪”之一。
十二、袁崇焕“行书七言联”: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真源。
壁刻十二
壁中代言:明·袁崇焕(?–1630),字元素,东莞(今广东东莞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负胆略,喜谈兵。廷臣荐才,擢守辽东。崇祯初,以兵部尚书督师蓟辽。为清太宗施反间计,被崇祯误杀。崇焕无书名,其书势端笔劲,世不多见。
十三、赵佶草书《千字文》
壁刻十三
壁中代言:草书《千字文》,北宋徽宗赵佶撰写,是赵佶四十岁时写的长卷,书写在全长三余丈的整幅描云书笺上,其底纹是宫中画师描绘而出,与墨宝相得益彰,共同构成这幅空前绝后的旷世杰作。笔势奔放流畅,变幻莫测,一气呵成,蔚为壮观,被誉为“天下一人绝世墨宝”。
十四、冯承辉“隶书六言联”:倚树临流而外,弹琴读书其中。
壁刻十四
壁中代言:清·冯承辉(1786–1840),字少眉,一字伯承,自号梅花画隐,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博雅嗜古,工诗文,通小学,喜收藏。书精篆、隶,篆以石鼓为宗,隶摹史晨,校官诸碑,朴茂古秀,甚得赞赏。能篆刻,规模秦玺汉印,兼画人物、花卉,亦颇工致。
盛京碑林就介绍这些了,不当之处,请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