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缘情深 珍藏难忘
安徽芜湖 钟杰
一、邮缘券缘 迷上集券
人的一生,业余总得有爱好,而我爱好集邮,一次偶然的机会,又迷上了旅游门券收藏,珍爱有加。
1996年从单位下岗,由于业余爱好集邮,喜欢阅读《大江南收藏》,《中国集邮报》,《信息早报·收藏周刊》等收藏类报刊,经常去南京等地参加集邮收藏活动,1997年5月获悉南京博物院将于5月31曰举办“全国第十届旅游门券展览”,专程前往南京博物院参观展览,这是我首次看到券友们用旅游门券制作的券集,因我制作过几部邮集参加过市邮展,看到券友们用收藏的旅游门券制作的券集展览,很激动,也很感动,目睹参观展览的人络绛不绝,我仔细观看一部部券集,再现祖国壮丽山河的美,编排整齐,制作精美,精美的券集深深的吸引了我。在参观展览后参加门券交流,交流了一些门券。得知此届展结束后还将在太原展出。
这次参观券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想起我曾自己去北京、杭州等地,单位出差上海、青岛等地,也珍藏着这些旅游门券留作纪念。特别是那些年在南京交流藏品时,在南京朝天宫认识周昌林,董宁平,方文洲,陈满朝,胡正明等老师和券友。而后又加入了南京券协参加活动,在券协这个大家庭里学习,和券友们在一起的快乐,因常去各地参加收藏活动,能收集到各地景点门票,如2007年10月参加江苏徐州“全国第六届粮票、三届布票交流大会”收集的徐州博物馆100枚,竖版,图案是馆藏人物藏品,这枚券很受券友喜爱。当每次参加券协活动时,为券友们提供券品,增加了券友藏品,受到欢迎,并获券友好评。在以后集券中,收集到的券和交流的券都注意留一枚珍藏,对券的珍爱,情有独钟,枚枚券,爱不释手,用心收集,精心珍藏。至今仍保存着第一本门券珍藏册。
二、注重学习 勤写券文
收集到的旅游门券,数量渐增,业余欣赏时,喜欢翻阅旅游书刊,并在参加收藏活动中,注意旅游书刊收集
深深的邮缘,让我喜嗜写集邮文章,集邮爱的是集邮文化,那么集券也同样看到了旅游门券文化的魅力,开始写门券活动的报道和旅游门券收藏鉴赏文章,2008年前除参加各地收藏活动和工作外,业余时间撰写集邮,集券文章。2008年后因家事连连,暂未外出参加各地活动,但集券未停止。1998年以来,在《信息早报·收藏周刊》、《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大江南收藏》、《收藏快报》、《收藏》、《中国收藏》、《中国集邮报》、《集邮报》、《集邮博览》、《藏书报》、《芜湖日报》、《大江晚报》、《旅游之星》、《中外旅游门券》等几十家报刊、杂志、会刊发表报道集券活动和旅游门券收藏鉴赏文章,特别是2002年6月30日和2002年11月24日《信息早报·收藏周刊》二期,分别每期专版上刊登了我的7篇券文和多篇券文。受到鼓励的我,写券文信心更足,特别喜爱动笔,勤写集邮和集券文章。2017年开始又上券研网,朝花网学习,已在券研网上发稿18篇。
集券,深深吸引我的是券文化,从而热爱收藏旅游门券和旅游书刊文献,重视旅游门券收藏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参加了2000年9月25日—10月4日在合肥逍遥津公园举办的“首届安徽省旅游与收藏文化联谊交流会”,创作的券集《南京博物馆巡礼》获首届安徽省旅游与收藏文化联谊交流会旅游门券展览优秀奖,获券友好评。另组织芜湖六部券集参加省首届展,全部获优秀奖,为芜湖券友争得了荣誉。通过制作券集,提高了自己的集券水平,收益匪浅。
最使我难忘的2002年11月参加无锡门券收藏交流会,报道时,我惊喜的发现,每个参会人员领取纪念品中有一份《信息早报·收藏周刊》报,我打开一看,在该报专版上有我的7篇文章。都是我投该报的稿件,编辑老师把稿件放下,集中和另外几个券友的稿发了一个旅游门券收藏专版。拿到这份纪念品,看到这份报,让我感动,无锡券协陶刚会长和券协发放纪念品的新举措,不仅让券友看到门券赠品,注重旅游门券的收藏,还让券友珍藏一份文献,积极重视宣传旅游门券文化。每年“无锡是个好地方”门券交流会,让我难忘,今年将办第22届,22年的坚持,精神可贵,实属不易,为无锡券协点赞,祝此次盛会圆满成功!
金秋十月,参加“集券轶事”征文活动,集券人畅述集券美好回忆,满载集券人的情怀,旅游门券收藏的魅力,让我们券缘情深,分享,珍藏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