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河北工艺美术大师石俊凤
承德 钱宝林
在门券收藏研究网上报道有关石俊凤大师与我的故事也有几篇了,细心的读者可能还有印象。这不,券友石德常老师自打承德券专委组织活动在溥善园邂逅到石俊凤老师,两人交谈相识后,共同的爱好使他们确有相见恨晚之感。石德常老师非常喜欢和佩服石俊凤老师的剪纸作品。石俊凤老师也热情地邀约石德常老师有时间到她的剪纸艺术馆去看看,并让我陪同着一起去。
重阳节刚过,我和石德常老师便相约来到市万树园小区24号楼邸的“俊凤剪纸艺术馆”。石俊凤老师是个大忙人,正常工作,指导业务、艺术研究都成了业余。主业则是参加社会活动、接待来访和教学。我和石德常老师在馆里等待的时间里,她刚刚接待了一个访问团的来访后才匆匆赶回馆里。这期间,我们见有宾客开着车到馆里取裱好的十几件金山亭、烟雨楼剪纸作品的,也有顾客电话预约订购剪纸作品的。可见,石俊凤老师的名气不仅在承德、在河北、在全国专业艺术圈。可以说,石俊凤老师的剪纸作品已经成了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石俊凤的剪纸艺术成就使她获得很多的艺术头衔。1995年9月,她30岁时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996年获得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剪纸类)称号,1997年被评为河北省十佳青年民间文艺家。1998年被评为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政府津贴。她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学会理事,河北省剪纸专委会副主任,河北省民间美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政协委员。
当然,这些光环和头衔并没有改变石俊凤的艺术风格和她的个人品行,多年的艺术磨砺使得她更加谦虚和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这就像她的一幅幅作品,朴实无华,不事张扬,脚踏实地,自然流畅。在她的带领下,我们楼上楼下地参观、欣赏、询问。石俊凤老师耐心地解释她的每一部获奖作品,以及获奖作品的特色特点,并不时为我们解惑释疑。
今年国庆期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两块几十米长的LED显示屏上循环展播着一幅“金鸡高唱吉祥歌”的剪纸作品。该作品就是由石俊凤老师创作的。这幅剪纸作品日前被中央文明办选中,作为“中国梦”大型系列公益广告通稿,亮相天安门广场以及全国一百多个城市的街头和各类媒体。石俊凤老师微笑着还向我们披露了一个消息,这幅室上大吉剪纸已经摆放在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的办公场所。我和石德常老师向石俊凤老师连连祝贺,称她:了不起!石俊凤老师听了,依然是平静地微笑着。
石俊凤老师国庆期间在天安门广场LED屏自己的作品前留影。(网络图片)
石俊凤老师的剪纸大多取材于民间民俗,内容既有人物风情和传统故事,又有动物、花鸟和风光。创作手法多用单色表现,以劈毛纤细均匀、线条流畅而自然见长,许多作品采用阴阳结合,点面相衬的表现手法,构图疏密有致,均衡质朴,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她的作品曾在河北省首届民间技艺电视大赛、中国妇女剪纸大赛、中国九省十市(县)剪纸赛上获奖。1990年亚运会期间,她的剪纸和蜡染作品入围中国工艺名人佳作并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展出。1996年1月作品《福》获首届全国民俗剪纸大奖赛一等奖。在1999年国庆50周年河北艺术博览会上,作品《普天同庆》获得一等奖。在第四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暨庆祝建国50周年全国剪纸展览中作品《献礼》获得金奖。2002年8月作品《中国心》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银奖。2005年9月作品《龙祥图》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第二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获得铜奖。作品《圣火》在2005年中国(武汉)剪纸艺术节期间举办的全国剪纸作品大赛中获银奖。 2006年8月作品《畅想2008》在第二届中国世界民间剪纸博览会上获得佳作奖。
石俊凤老师还多次应邀赴欧美等地做剪纸艺术交流。1985年开始赴美国迪斯尼乐园表演剪纸艺术。而后又先后到德、法、加拿大、瑞士、比利时、挪威、丹麦、西班牙、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表演剪纸,深受各国友人的赞许,部分精品被以上国家的政府要人收藏。她2004年办起了“石氏剪纸艺术馆”,现有中外学生近600人。
近两个小时的参观和近一个小时与石俊凤老师的接触,使我们受到了一次印象深刻的艺术熏陶。石俊凤老师按照我们的意愿,先后赠送了我们剪纸书签和室上大吉图剪纸。石德常老师回赠了两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剪纸用刻刀。石俊凤老师高兴地接受了赠品并和我们合影留念。
俊凤剪纸艺术馆内一楼作品展示。
俊凤剪纸艺术馆内二楼作品展示。
俊凤剪纸艺术馆内二楼作品展示。
俊凤剪纸作品。
喜好剪纸的石德常老师见到剪纸大师分外高兴。
互赠礼品后的喜悦。
本文作者接受石俊凤老师赠品后与石德常老师一起的合影照。(摄影:石俊凤老师爱人)
这是石俊凤老师赠与我们的在天安门展示的那件获奖作品。
赠与的剪纸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