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还是2014年7月的一天,我和朋友到宁波市宁海县旅游。宁海是宁波的一个县,人口只有近60万。早晨5:30,我漫步人很少的街道上,直接的感觉就是空气是清馨的,让人感觉一种透彻,还有一丝丝的甜意......
只有一上午的空档时间,朋友问我是否去本地的特色市场,还是去温馨的浙东大峡谷,最后我选择去了名人故居。一个是著名的画家---潘天寿故居,一个是著名作家--柔石的故居。抛开故居的文化大餐,抛开让人难忘的自然环境,最感动我的是参观中遇到的四个人。
一、柔石故居
耐心的保安:上午十点的样子,我坐公交来到位于市区的柔石中学,向学校保安询问故居的位置,他非常耐心的告诉我地址,不是像有些人那种不耐烦的指指--就在前面,他体现的是人与人的真谛......
好心的生意人:在弯弯曲曲的小巷中,由于没有明显的标记,我有些迷茫,刚好一位骑三轮车收废品的中年男人迎面而来,他告诉我路线后,我直接往前走,没想到他怕我找不到,从后面追了上来,领我拐了一个弄堂后才放心的走了,仅仅用热情难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啊!做生意的人还有多少是这样为别人着想的?
热情的大嫂:离故居最后的一短路,我又向一位大嫂打听路,大嫂更是表现的非常热情,执意陪我走了近百米,把我带到了故居的大门口,我只能用话语来表达对她的尊重和感谢。
二、潘天寿故居
负责的管理员:我到潘天寿故居时是上午8:20,离开馆还有十分钟,馆外一位大嫂在搞卫生,她问我们是参观的吗?我们说是,她立即开馆让我们参观,她没有在那里喝茶水,没在那里看电视,而是提前在搞卫生,扫的仅仅是馆外青石板上的沙土,维护展馆的整体好环境,扫的不仅是门前的“雪”,更是扫去了工作中的那种懒惰,体现的是高度责任感......
自己旅行的次数也不算少,但宁海人的淳朴、善良,让我难以忘却!由于是偏僻的小巷中、小村中,参观的人虽然不多,但记录本上显示每天都有游客来访。参观故居是免费的,政府的措施的确难能可贵,名人的故居对游客还是又很大的吸引力的,愿宁海的文化与经济在互补中发展前行。
我们的生活需要多些宁静,节奏慢些,多些思考和反思的时间,好的环境谁都喜欢,但不能陷于安逸!安逸不是人生的终点和目的!
还有宁海人也在传承名人的文化遗产,做大旅游产业。如柔石中学大门口的徐霞客记游始发地石碑,街上的柔石大饼店招牌,还有柔石中学的横幅:祝贺我校有21位同学考入一本。这让人产生许多思考,柔石参加高考能考上今天的什么名牌大学,清华还是北大、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