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张杜甫草堂的门票曾经只要2分钱

成都门票收藏爱好者讲述成都60年来公园博物馆门票变迁,折射生活变化

本网编辑部转帖
显示日期2009-08-27;访问次数:501; 电脑端
修改标题和作者 修改文章

  1958年,用两分钱换来一张薄薄粉色纸片,然后走进杜甫草堂,感受诗情画意……近日,成都门票收藏爱好者、成都市作协会员胥昌同,用数百张成都不同时代的公园、博物馆门票,和一本他主编出版的《成都历史文化博物馆门券收藏博览》,讲述了成都市民60年来和公园、博物馆的难忘故事。

上个世纪50年代

耍草堂曾经要花1000元

 一张看上去好像草纸的简陋薄纸片,上面写着成都市杜甫草堂门票,每票一千。“难道当时去盘草堂要花1000元?”胥昌同笑着指着这张如今看上去像大学开水票的门票说,当时正值成都解放不久,货币还使用的是旧币,那时的1000元相当于现在的1角钱。当时这1000元钱可以打半斤菜油,割三两猪肉改善生活。“一般成都市民很少会自己跑到草堂、武侯祠去耍,那个时候饭都不怎么吃得饱啊。”只有关系特别深厚的朋友从外地到成都来了,成都人才会一狠心带着朋友去逛草堂。

 从1958年到1962年,杜甫草堂的门票都是2分钱。门票质地依然粗糙简陋。在胥昌同的回忆中,那时人民公园、百花潭公园等其他公园、博物馆,门票的价格都稳定在两三分钱。不敢轻易逛博物馆的成都市民,也敢耍一下洋盘了。“比起逛博物馆,我们那个时候更喜欢逛公园。”胥昌同还记得,人民公园里有很多好耍的,可以花几分钱买大头菜吃。他和同伴就喜欢周末时花几分钱到公园,玩单杠,划船,乘一下凉,觉得幸福惨了。

上个世纪70年代

门票开始注重细节

 时光很快穿越到上个世纪70年代,由于计划经济,国家把物价控制得非常严格,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杜甫草堂才涨到5分钱。上个世纪70年代的门票,已经开始重视印刷了,使用油印纸,对于花纹等细节也开始注意。而武侯祠的门票开始使用塑料质地,票面上有了颜色,甚至在票面还印有武侯祠的绘像。最大的细节就是开始在票面上打上“旅游纪念”四个字。

 “那个时候,大家开始有了旅游的概念,不过很少想到要到外面去。”胥昌同说。当时草堂、武侯祠都有很少数量的赠票,如果有人收到朋友送来的几张赠票,高兴得很,周末能全家出游了。“就相当于现在送两张演唱会门票。”胥昌同还记得,当时大家嚷着出去旅游,最远不过是周末骑车去新都宝光寺踏青。那时,彭州丹景山也要收5分到1角的进山票,可以去看牡丹花。可住在市区的人很少去。毕竟,当时交通不方便,要去彭州赏个花,坐长途车几乎要花一天的时间,不少人只有望花兴叹了。

上个世纪80年代

武侯祠放录像非常吸引人

 上个世纪80年代的武侯祠门票,价格已经涨到了2元到5元。在一张80年代初票价为2元的门票上,刻意设计得古朴神秘,票面上还写着含看录像。“录像机在那时很稀奇,没几家有。”当时,胥昌同冲着看录像每年要去无数盘的武侯祠,在武侯祠的展厅里通过录像机,看到了有关三国的历史片。“非常火爆,很多人跑去看。”

 80年代的门票,每年都有变化,票面也越来越精美。市场经济的意识此时也体现在了门票上。当时,获得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称号的武侯祠把这个称号印在了门票上。胥昌同还记得,当时到武侯祠去,除了进大门需要门票,一些塑像馆、陈列馆等单独的展览,也是要花上1元到2元甚至5元才能去参观的。那个时候一些个体户已经赚到第一桶金了,一些小老板在接待外地客户时,就会带着他们去武侯祠等地方耍。

上个世纪90年代

门票曾分为三个价位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关于门票的一件事曾引发过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90年代,公园、博物馆门票已经完全可以像明信片那样用来收藏了。票面上也由图画演变成了照片,质地也上升为铜版纸。但是,当时的门票却分为三类,成都人去买门票3元钱一张,外地人买门票要10元钱一张,如果是外宾来买就得15元一张,到后来涨到了30元。“当时有人就认为这是歧视外地人,还吵过。”胥昌同记得,听到游客是外地口音,卖票的就会以外地票的价格来卖。这让不少人不满。要证明自己是本地人,还得出示工作证、学生证。“到1997年,门票价格又统一了。”

“现在的事情,大家都晓得了,现在公园平时连门票都不收了。”胥昌同的收藏也发生了“飞跃”,门票已经开始成为景点的宣传单,附上了中英文简介,还推出了年票、月票。2005年起,成都有了成都大庙会,胥昌同每年都要全家一起参加。吃了叮叮糖和三大炮,看着喜神降临,他好像又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那些记忆不会抹去的日子。 

  本报记者 赵 倩          

原载2009年8月25日《成都商报》第十版

  

编辑: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