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阿黑游古寨

辽宁沈阳:甄文兴
显示日期2017-12-18;访问次数:423; 电脑端

跟着阿黑游古寨

 

沈阳 甄文兴

 1、导游阿黑_缩小大小.JPG

导游阿黑

    这位小伙子叫“阿亮”,因长得黑不溜秋,又称“阿黑”。五短身材,胖鼓抡蹲。唯有那一双大眼烁烁放光,一撮发柳在脑勺飘曳。别看阿黑其貌不扬,我们的导游却佩服的五体投地。她说:阿黑是“耶田古寨”最有名的导游了,今天能够请阿黑给我们当导游算是运气。阿黑的普通话说的还是蛮溜得,并诙谐风趣。

    阿黑说:“我叫阿亮,因为我长得漂亮,所以大家都叫我阿黑!”

    游客们笑了。

  “这是真的!我是苗家人,苗族风俗是,谁长得最黑,谁就最漂亮。我就是漂亮的阿黑!”

    游客们又是一阵大笑。

    说到这儿,还是先介绍一下眼前的这座耶田古寨。

2、耶田古寨大门_缩小大小.JPG

椰田古寨大门

    耶田古寨位于海南省陵水县,原是一个荒凉的,名为“耶田村”的小寨。2001年9月,海南陵水谷田旅业有限公司和县政府联合将耶田村建成了“椰田古寨”,2011年正式投入运营。景区介绍,椰田古寨秉承“弘扬海南民族文化,打造海南精品景区”的经营理念,在深入挖掘海南黎苗族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将黎苗族数千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展示。2014年4月12日,椰田古寨正式挂牌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特别是CCTV《发现之旅》频道,《对话中国品牌》栏目主持人水均益对椰田古寨民族文化旅游区耶田手工坊的创始人、海南陵水谷田旅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张鸿做了专题采访后,椰田古寨名气大增,旅游者慕名而来,到处是人头攒动。门票也由10元涨到25元。我们因为是团体来的,每位游客都发了张VIP出入门卡。

3、入门卡_缩小大小.JPG

入门卡

    阿黑说:椰田古寨是黎苗族混居的古寨,相互问候的“你好”,苗语是“摸顶!”再见是“拜拜嘿!”

    进得门来我们首先看到是正在手工编织的老阿婆。阿婆伸出大拇指,对旅游的客人连说“摸顶!摸顶!”

4、古寨阿婆_缩小大小.JPG

老阿婆

    阿黑说,阿婆织的是“黎锦”,黎族织锦是千百年留下来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婆的脸上和身子都有纹身,这是刻在血肉之躯的古老文化的遗存。

    阿婆说的“摸顶!”是苗族的语言。阿婆的衣着和清晰可见的纹身,可以断定她是黎族人。可见在这个黎苗族混居的地方,语言和装饰是通用的。

    有关黎族妇女的纹身,我很好奇的查阅了《黎族文化瑰宝》等书籍,知道黎族纹身可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黎族妇女从十二三岁就开始纹身,先从脸纹起,每年都要纹,一直纹到腿部,需四年左右的时间。纹身的原因,大约有三:首先是家族血缘的标志,以区别和其他家族认同的图腾。其次是对祖先的崇拜,先祖的印记刻在身上,也是一种精神寄托,死后可以认祖归宗,并保护阳世间的亲人。再次是成年与婚姻的标志。书中记载,纹身才能谈恋爱和结婚,是女子成熟的标志。不过,现在的年轻人早已不纹身了,我们只能在70多岁以上的老阿婆身上可以见到,要不怎么会说是“刻在血肉之躯的古老文化遗存”呢。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老阿婆,那么老阿公在干啥呢?哦!原来在景区内劈竹子,编竹篓。

5、古寨阿公_缩小大小.JPG

老阿公

    占地150亩的椰田古寨,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建筑,应该是别具特色的船型屋、吊脚楼、小木屋和寮房。

6、船型屋_缩小大小.JPG

船型屋

7、吊脚楼_缩小大小.JPG

吊脚楼

    图腾广场,巨大的图腾柱上雕塑着巨大的牛头,景区内也排列着真实的牛头骨角。不用问,我们都能猜想到,这个民族崇拜牛,所以图腾必然是牛头了!

8、图腾广场_缩小大小.JPG

图腾广场

9、牛头骨排_缩小大小.JPG

牛头排

    正当大家参观在兴头上时,景区内播放起《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守孝弟,次谨信… …。

    只见阿黑和所有导游手扶胸口大声背颂。阿黑说,他们的先祖是从大陆过来的,先祖们留下来的组训就是《弟子规》。他说,黎苗族人很孝顺,“父母在,不远行”,尊老爱幼已成古寨的美德。不管阿黑的话有无考证,正误与否,此时,这个阿黑啊!真让我肃然起敬!

     进入“岭南一小锤”景区,就进入了刘张鸿在中央电视台说的“耶田手工坊”。

10、岭南一小锤_缩小大小.JPG

岭南一小锤

11、工作坊_缩小大小.JPG

工作坊

    这里的银器都是手工制作,其价格都比市场价高。阿黑说,因为这里的银器都是工匠们,一锤一锤的刨制的,依据师傅的水平高低,银器的价格也不一样,一般是在30~38元一克。由于椰田古寨工作坊的银制品也对游客出售,从而也引起了许多游客的反感。殊不知一个小小的银器,要经过匠人至少是十四道工序,才能完成。因此,它的收藏价值很高。如同刘张鸿先生所说“它最核心的内涵其实就是这个工艺价值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到过宜兴的朋友知道,宜兴紫砂壶是按师傅的级别论价的。书法家的字画,也是有高有低的。这就在于参观者(或者是购买者)能否“读”懂它的工艺价值,和文化艺术的内涵!

    离开了“椰田古寨”,离开了“阿黑”,工匠们敲打银器的“叮当”声,似乎还在耳边回荡!

                                         写于二0一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海南省东方市山海湾


编辑:王建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7-12-18 04:48:54

描写细腻,引人入胜。期待欣赏甄老师的海南游览续篇!!!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12-18 05:17:05

不是单单的介绍,而是一篇传承旅游文化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12-18 06:57:06

欣赏了!人不可貌相,“王候将相宁有种乎”?是金子总会发光。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12-18 09:00:23

很有特色的黎苗族小寨,我曾到过此地。谢谢甄老师介绍!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12-18 09:12:36

跟着甄老师游古寨,真好!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12-18 09:57:16

文字生动有趣,民俗介绍周详。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12-18 10:03:28

我觉得甄老师就是一位高级导游!!!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12-18 11:04:21

有趣!爽!!!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12-18 11:27:49

游览,学习不亦乐呼!!!谢谢介绍!!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7-12-18 11:33:00

生动有趣的游记,谢甄老师介绍!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7-12-18 14:25:08

拜读,谢谢甄老师的详细介绍!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12-18 15:54:19

快乐的游程,生动的游记。谢谢甄老师导游!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12-18 16:23:19

到过椰田古寨,古朴的寨民对人亲和,遗憾的是跟团游,没有门票。

姓名:钟杰; 时间:2017-12-18 17:36:32

谢谢分享了甄老师精彩的游记。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12-18 19:21:34

好素材,有文化,有历史,有意义。很精彩。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12-18 20:13:51

精彩纷呈,如临其境。谢谢阿黑!更谢谢甄哥!!!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12-18 20:32:50

去年底至今年初在海南住了一个多月,游了一些地方,但没有去过这个揶田古寨,谢谢甄老师介绍。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12-18 21:19:01

甄老师的游记抓住了古寨重点人和事,述说有趣。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12-18 21:28:15

甄老师的游记有滋有味,很吸引人的讲述。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12-18 21:52:23

拜读了,谢谢甄老师的详细介绍!

姓名:赵廷文; 时间:2017-12-19 18:05:58

拜读了!!!

姓名:曲克彬; 时间:2017-12-20 05:29:48

非常吸引人的游记,甄老师真厉害!谢谢您!

姓名:沈剑勇; 时间:2017-12-20 13:51:23

谢谢分享好游记。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12-22 11:27:58

民族文化、民族特色!

姓名:刘洪利; 时间:2018-01-22 18:55:49

很生动!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