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枚野三坡鱼谷洞景区贵宾票(照片一),较为珍贵。
鱼谷洞位于保定涞水野三坡。此洞已探明长约1800多米,共有5层。是以奇泉洞多为主体的自然风景区,称得上层层有景,景景奇特,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内有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千奇百怪。在鱼谷洞口南侧有一泉眼和一池泉水,最为出名,每当农历谷雨节前后,从泉洞中不断喷出鱼来,为世界奇闻,被列为河北省八大怪泉之一和世界十大怪泉之一。
这一喷鱼的泉眼,因位于鱼谷洞旁,所以称鱼谷洞泉,简称鱼谷泉,俗称喷鱼泉,可谓泉中奇观。为什么泉中会涌出鲜活的鱼来呢?当地还有一段传说故事。很久很久以前,野三坡一带一年没下过一场雨,百姓早已断了顿,连种子都吃了。眼看谷雨节就到了,再不下雨,一年就没指望了,乡亲们急得直跳脚,于是各村将自己家仅有的鸡呀、猪呀全杀了去敬天求雨,男女老少都跪在烈日下求雨。三天过去了,天上一点云都没有,眼看着百姓一个又一个热晕倒地......
这情景感动了天上的观世音菩萨,她直奔东海,来见龙王,观音动之以情,晓之有理,请求龙王发善心降喜雨。不一会甘霖普降,乡亲们高兴都欢呼雀跃磕头礼拜。可百姓只是高兴了一阵,又发起愁来,为啥?雨虽下了,大家都没有种子呀!大家又接着求拜观音菩萨。观音是发善心的好菩萨,于是从宝瓶里抓出一把五谷,扬手撒向大地,满地绿油油的庄稼,迅速拔节生长,黄灿灿的谷穗结满禾头。从此这里的百姓将观世音称为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
观世音撒向大地的种子,也落在了野三坡的泉眼里,这种子是神种子呀,水中的鱼闻到了香味,纷纷从洞中游出抢食。因这天正值谷雨节,所以从此以后,每到谷雨节前后鱼儿都游出洞口来寻食,后来人们就称这个泉叫喷鱼泉了。
传说归传说。其实情又是怎样的呢?喷鱼泉喷出的鱼种皆为身长二至三寸,体背黑褐色,腹部灰白,学名“多鳞铲颌鱼”,亦称多鳞白甲鱼,当地人称石口鱼(见照片二)。此鱼种分布在嘉陵江水系和汉水水系的中上游,海河上游的滹沱河等地。因独特的地理分布和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此鱼种存量极少,濒临灭绝,被称为“活化石”。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种鱼为什么会从泉中涌出来?据地质工作者推测,可能是因为山中有空洞状的内河,鱼群产自内河。野三坡境内有拒马河,而拒马河正是海河上游的主要支流,这种大规模的“喷鱼”景观在全国都属于罕见。其真正原因还有待专家进一步考察研究。
2010年《保定晚报》刊登了一篇“鱼谷洞奇景重现”的文章。自上世纪90年末,随华北地区水位普遍大幅下降,鱼谷洞泉喷鱼奇观也从此绝迹。十几年来,在保定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绿化理念的指导下,保定西部山区大力开展生态屏障建设,封山育林,增加森林植被,建起生态防护林。野三坡景区森林覆盖率和水土保持率逐年迅增,鱼谷洞水位也以每年10多公分的速度增长。2010年“喷鱼”奇观绝迹数十年后又重逢,真乃喜人,不正是生态保护建设的结果吗? 还附小诗一首:
“野三坡内重奇景,鱼谷洞中喷小鱼。绝迹无音十数载,复出盛世万人迷。”
朋友,待看下一个传说故事 且等老叟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