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海南省东方市两个月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从东方市的地图上,看到在东方市八所港附近有个“海南铁路博物馆”。当我打开“百度”搜索这个博物馆时,发现当年蒋介石乘坐的专列也在海南铁路博物馆。于是我带上地图,背上照相机,急匆匆地赶往博物馆。
博物馆大门
网上说,进入大门的右侧,有个三层深灰色小楼,是日本侵略军侵占海南岛八所时,于1941年修建的驻军指挥部。解放后,改建为海南铁路总公司办公楼。2004年总公司迁到海口。2005年成立海南铁路博物馆时,改成1号展厅。
1号展馆
我观察了一下,这里共有三栋楼,每个楼都是一个展馆,其中2号楼展馆为正楼,也只在2号楼内见到有人走动,可能这个楼也是博物馆的办公室。其余两个展馆的大门都上了锁,游人只能扒着窗子看看里面的展品。
2号展馆
我不清楚,海南铁路博物馆为啥如此的萧条冷清,整个参观过程,除了我和老伴外,就没有再碰到第三人。
展馆的外部有两个大院,椰树下展示两辆机车,一辆是“建设6499号蒸汽机”,机身顶部有“1986大同机车厂”的标牌。说明此车是1986年大同机车工厂制造的。收藏机车博物馆门票专辑的券友都知道,我国的蒸汽机,共发展了八种型号:前进型、建设型、解放型、人民型、胜利型、跃进型、蓉建型和星火型。这里珍藏的蒸汽机就是“建设型”,是我国第一种自主设计制造的干线机车。1996年1月这台“建设6499号蒸汽机”装配到海南铁路总公司,担负石碌到三亚的客货运输的牵引动力机车。2003年内燃机车取代蒸汽机车,“建设6499”号蒸汽机车成了海南铁路史上最后一台停运的蒸汽机车。如今,它安静地躺在海南铁路博物馆“休息”了,车轮不再动,汽笛不再响,在海南岛风驰电掣般的奔跑已成历史。
建设6499号蒸汽机
展馆的后院是一辆内燃机车,ND2型,1984年罗马尼亚制造,2002年配属给海南铁路总公司,是奔跑在海南省铁路上的第一批内燃机车。
ND2型内燃机车
内燃机车的后面拖载着一节绿色的车厢,写着“GW97380公务车”,这辆车可不太寻常,车名“美龄号”,曾经是蒋介石的专用列车。因宋美龄与蒋介石都用过此车,所以叫“美龄号”。
“美龄号”公务车
此车产自日本,车上写着“制造时间昭和16年(1941年)”。原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铁路上使用的车辆。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国民党接受,改造成公务车,成为蒋介石的专用列车。解放后,曾在陆地使用。后被调拨到海南省,因车况技术不良,下线闲置。海南铁路博物馆成立,被收藏在这里。听说,车内装修有会客室、办公室、卫生间和卧室等。因为我不认识博物馆的人,所以不允许进车箱内参观,只能在外面看看罢了!
有人说,中国铁道博物馆得知“美龄号”公务车在海南铁路博物馆时,认为此车有历史文化价值,应放在中国铁道博物馆收藏。便多次提出,要运回北京,受到了海南铁路有关部门的反对。理由是;“美龄号”公务车在海南铁路,是历史存在的事实,失掉“美龄号”,不只是一节车厢的事,而是丢掉了海南铁路的一段历史。非常感谢这位领导,否则我怎么会在这里看到“美龄号”老蒋的专列呢!
“美龄号”后面是K3型矿车,车上印有“禁止出岛”四个字,是日本侵略者掠夺我国海南矿产资源的铁证。据说,日寇侵占海南岛后,在石碌等地发现丰富的铁矿,于是从岛内外抓来四万战俘和劳工,修建了52公里的“石八线”,石碌(昌江)到八所(东方市)的铁路,也成了海南岛的第一条铁路。日本侵略者就是用这种K3型矿车疯狂地运送掠夺的铁矿石,再从海上运回日本。
K3型矿车
海南铁路博物馆还展示了“守车”、“吊车”、“抓煤机”等,就不作更多的介绍了。
矿车和守车
有关海南铁路博物馆的照片,我在辽宁券友微信群里展示时,立刻引起了收藏铁路博物馆门票专题的,调兵山徐洪章会长的关注:“老甄,有门票吗?简介或者是明信片也行,有吗?”
我回答老徐:“对不起,啥都没有!要不给您设计两张!写上蒋介石的专列‘美龄号’在东方!”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