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的微信圈里(不只是海南了)流传着一个顺口溜,前两段是:“美丽富饶海南岛,来了一帮东北佬,下了飞机脱棉袄。冬天来了夏天跑,自称自己是候鸟… …。”
到了海南才知道,哪里都是“东北佬”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新疆等,尤其是四川人,一点都不比东北佬少。东北人说来这里是“猫冬”的,四川人说来这里是“养生”的。无论是从哪里来的,这么多的“候鸟”住在海南,能否促进海南经济的发展呢?笔者未做过调查,也不敢妄加评论。可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把各地的文化娱乐活动带到海南来,却是一个眼见的事实。最突出的,就是本文所述的《来自外地的广场文化》。
咱们先认识一个新名词“广场文化”(这个词你可能在《辞海》中都找不到)。何为广场文化呢?,狭义的讲,就是利用广场,大庭广众之下,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而开展的一系列的文化艺术、娱乐与健身活动,就是“广场文化”。多数是自发的,民众喜闻乐见,以健身为主的文化娱乐活动。所以有人说,“广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广场的内涵。”
由于是来自全国各地,广场文化的内容当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我观察了一个多月,大概分这么几类:
第一类是体育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扇”等太极系列。
杨氏太极拳一
杨氏太极拳二
陈式太极拳
太极刀
太极扇一
太极扇二
太极推手
请注意观察,前面的这几位,一招一式还是到位的。太极拳讲的是“形、气、意”三者结合,而能够真正做到的实在是不多。多数人打的太极拳,只能称为“太极操”。
第二类是娱乐活动,如东北大秧歌、江南伞舞、陕北扇舞、黑龙江的僵尸舞、新疆舞等等。
陕北扇舞一
陕北扇舞二
参加扇舞的老大妈们,了不得!粗犷奔放 ,跳转腾挪,来自陕北黄土高坡的歌舞“野味”十足!这哪里是老大妈啊!就是一群“彪悍”的(省略四个字)!
看这张照片,一个小小的广场,有几位身着旗袍和彩群,端庄大方,椰子树下展示着江南“伞舞”的女士。远看就是“窈窕淑女”!挺美吧!近看如何?我的天啊!个个肥粗老胖,满脸褶子!
江南伞舞
观赏的人最多,跳舞人也是最多的当属新疆舞。不仅舞姿优美,而且音乐迷人。因为我喜欢唱歌,所以对新疆歌舞情有独钟。不过我也发现,新疆舞播放的歌曲多是印度歌曲,新疆歌曲少之又少。
新疆舞
看这位大妈跳起新疆舞来如醉如痴,旁若无人。一口气我给她拍了十几张。
新疆舞特写一
新疆舞特写二
新疆舞特写三
第三类是音乐与歌唱,如大小合唱团、中西方音乐队等。遍布可以利用的大小广场。
乐队一
乐队二
乐队三
别小看了广场文化的主力军,一帮老头老太太(以老太太为主),为练好“功夫”,起早贪黑啊!天不亮,广场的音乐响了!都到了晚上九点半了,广场上还在唱着印度歌… …。
喜欢睡懒觉的人不干了,冲着广场高喊:“你们还让不让我们睡觉了?”
我该对广场文化说点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