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年 贺 辞
再见,2017年!你好,2018年!
当钟声响过零点后,我与各位的心情一样:向旧的时光挥手作别,拥抱崭新的又一年!
《门票寻踪》在这一期里已经与各位相逢了12年啦,漫漫长夜,我们一起度过了人生的第一轮生肖。作为纸质媒体,刊物服务于广大集友,能够生存12年自认为实属不易,尤其是纸媒日落西山的今天!
想想看,那时与我们争抢读者的除了门票界的近十份刊物,还有几个QQ群,也有三家门票网络,直至今天最火爆的十几个微信群。我从四川最大的著名媒体走来,一路伴随着纸质传媒从兴盛走向衰落。
然而,我们的《门票寻踪》不仅没有闭刊,且率先在全国券刊中将单色刊物转变成了全彩色的月刊;又从我这位老集友的手中,顺利地将这份刊物交给了一位八零后的年轻资深集友来主编。我很自信,因为有了一群高素质的门票收藏人士加入成都藏协票专委的队伍里,我们才不怕青黄不接“没柴烧”。
我感谢《门券收藏研究网》、《朝花》论坛、《门票研究报》与本刊互动多年,我们建立起了相互支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新时代传媒体系;我感恩12年来读者们的不离不弃;深深致谢给我们以长期赞助的每一位门票集友!
我的十年两届任期已满,十年中《门票寻踪》月刊从来没有断过,编委们任劳任怨,按期、按时寄达至全国订户的手中。从每一期的刊物中,读者们了解了门券界的最新信息并得到了编委赠予的门票藏品。难怪有读者经常给我们来信说:你们的刊物最具人情味儿!
从2006年元月开版起《门票寻踪》经历了门券界的诸多大事件,本刊均予以了公正客观的报道。我们的读者遍布全国各地;我们的作者队伍来自于圈内,他们每月按时邮来了小报需要的稿件;我们的集友每月期盼着刊物邮寄到他们的手中。
小报传递着门票界的信息,信件寄托了票友间的情谊。又是新的一年,一月过后,二月的早春必将来临。尽管QQ、微信有众多参与人,但纸质媒体仍将出现在您的案头。科技的进步,也需要“古老”的介质。《门票寻踪》不会忘记每一位赞助人士和读者。十二年的光阴不算长,也不算短,我们不是都一起走过来了吗?!
也许再过十二年,QQ和微信照旧会走下“神坛”,那时想必你依然会怀念起这份纸质的小报。因为,我们不仅仅传递着信息,还连同情谊也走进了第一轮生肖年。
你好,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