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感悟(60)文明的密码

方文洲
显示日期2018-02-08;访问次数:442; 电脑端

文明的密码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活动,文明也就伴随着诞生,每一处人类活动遗址,每一块碎片,都可以追溯一段人类历史,它能告诉我们有关文明的种种,如用火、用骨器、用石块等,甚至人类建造的茅屋和萌发原始的信仰都可视为改造世界的思想和行为。央视科教频道以此为出发点,揭开一个个神秘的面纱,将人类活动文明瑰宝捧进科学文明的殿堂。

         20世纪初,考古学渐渐地被我国学者接受,对中国的历史研究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此之前学者们都以文献记载为依据进行考据,我把这种研究称为“书斋考古”。而真正考古学则是“田野考古”,它的意义就是把散落在地面,地下的残缺、破碎、消失的文明与历史文献重新连接、真实再现。我们都知道“北京人”的发现,意味着人类演进的清晰过程;殷墟的发现,把传说中的商王朝变成了信史;“三星堆”的考古,让世界惊现了一个失落的文明古国;还有曾侯乙墓,那就是中国古代音乐王国的宝藏……这就是田野考古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根据我现有的局限知识,介绍考古学上几处重要的文明或遗址文化,以飨读者。

一、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它的分布范围主要在陕西、河南、河套地区。各遗址有自身的特点,又互相联系,陶器均为手制,火候较高,绝大部分是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陶器上印有绳纹、细绳纹。从出土的器物上看鱼纹和变体鱼纹较多。如人面鱼纹、写实鱼纹、图案化的鱼纹,更引人注目是陕西半坡出土的对顶三角纹。由于这些陶器都是泥质红陶,在学术上泛称“红陶文化”。“仰韶文化”是新石器考古学上重要发现,确证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承袭关系,距今约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其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铲、纺轮、骨针,是母系氏向父系氏过渡的前夜。

二、龙山文化城子崖遗址

         1928年在济南龙山镇发现,是汉族先民创造的重要文明,属于铜石并用时期文化。经过多次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并确认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通过出土文物信息考古学上将龙山镇城子崖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是黄河下游地区直接承袭大汶口文化发展起来的古文化之一,尤以黑陶为主,盛行三足器,圈足器,胎非常薄,如蛋壳的陶杯、鸟首形的陶鼎为主要器物。一般把这种文化称之“黑陶文化”,也有称为“蛋壳陶文化”。

 三、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遗址文化在山东泰安大汶口村,1959年首次发现,分为东西两片,属新石器时代晚期,与其相类型的文化遗存统称为“大汶口文化”。遗址文化内容丰富,有墓葬、房址、窖坑。在遗址内发掘出生活主要用具有豆、壶、钵、鼎等器皿,分彩陶、红陶、黑陶、白陶。花纹精细匀称,几何形图案规整。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在考古学上为山东地区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为黄淮流域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四、黄肠题凑

         所谓“黄肠题凑”是汉代皇帝或诸侯王高级贵族葬制,用黄心柏木枋材,端头向内致累而成。从已发掘的汉墓看,这类大墓有棺有梈,棺与椁之间放置大量随葬品。木椁四周与椁壁板呈垂直方向垒筑题凑木,木头皆内向。现已发掘的有长沙象鼻嘴汉墓、北京大葆台和江苏高邮天山汉墓,还有以石材为题凑的定县北庄汉墓。

五、石窟寺

         顾名思义则是石窟遗址,我国有许多石窟遗址,内容极为丰富,分布地域广阔,北方的石窟是探索我国石窟寺艺术起源的重要地区,与“丝绸之路”有着紧密的关联。石窟形制以山崖开凿为主,造像多用彩塑,壁面满绘壁画,这是北方石窟主要特征,代表作有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武威天梯山、张掖马蹄寺等。云冈石窟,是我国三大窟群之一,是中原一带开凿年代最早的石窟,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开造,正光之后走向衰落。总体上看,我国北方石窟寺遗址数量众多,开创时间较早,大多在十六国或南北朝时期。南方的石窟就有些不同了,除了四川省外,南方各地石窟遗址较少,年代也晚,大约在晚唐以后才出现,这种现象与我国石窟艺术发展有密切关系。

        介绍了一些小常识,我感觉单靠文字来表述被时空尘封已久的古文明有点隔靴搔痒,久历沧桑的古代遗址和古文明要达到感知,就应当走进遗址现场或博物馆去看看,拓展想像空间和广阔文化视野,文明的密码一定会打开不一样的追怀与感悟,充满了趣味性探索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

    本篇短文是有感而发,不代表考古学上的观点。       

       

                                                                                                       二0一八年一月十三日

                                                                                                              于翠屏山房



编辑:崔艳红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8-02-08 00:34:36

文章拜读 开卷有益!学习了!谨谢!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8-02-08 05:24:18

考古学是研究传承先人们的文明发展的重要学科,方老师的文章说明了此问题。谢谢!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8-02-08 08:05:31

掀开历史前页,文明伴随人类发展,谢谢方老师上的一段历史课。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8-02-08 08:07:04

拜读,受益匪浅,谢谢方老师!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8-02-08 08:52:18

人类文明起源久,我国多处有遗迹。 河南渑池仰韶村,仰韶文化新石器。 山东济南龙山镇,龙山文化混搭期。 山东泰安大汶口,龙山文化渊源地。 还有诸多汉墓群,石窟遗址有名气。 黄河流域是摇篮,中华民族发祥地。 文明密码我外行,多谢文洲教知识。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8-02-08 09:36:00

考古是人类文明的发掘!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8-02-08 09:59:34

欣赏佳文,增长知识。受教了,谢谢!!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8-02-08 10:12:50

普及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对于我们这些门票收藏爱好者是非常需要的。谢谢方老师。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8-02-08 10:42:37

方老师好文章,知识性强。

姓名:甄文兴; 时间:2018-02-08 11:15:22

拜读了,谢谢介绍!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8-02-08 13:12:33

拜读了……从门券收藏的角度感悟考古,正说明门券所涉及的历史及其史料价值之所在……欣赏门券,学习历史,增加知识……谢谢方老师!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8-02-08 15:13:25

方寸间,解读密码。拜读,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8-02-08 15:26:47

从门票上的考古遗址可感悟中国古代文明。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8-02-08 15:36:41

门券收藏文化,知识广泛,博大精深。谢谢方老师普及考古知识。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8-02-08 16:07:16

学习了!谨谢!

姓名:章云; 时间:2018-02-08 16:49:56

学历史,赏门券,增知识。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8-02-08 17:18:04

谢谢方老师普及考古知识,考古的成果,只有走进遗址现场或博物馆,才能感知。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8-02-08 20:26:42

考古发现古代文明,推进科学的发展。

姓名:钟杰; 时间:2018-02-08 20:44:16

谢谢方老师讲述考古学知识,增知了。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8-02-08 21:09:14

考古让历史再现。

姓名:陈捷; 时间:2018-02-08 22:18:29

欣赏了!谢谢!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8-02-09 10:41:06

用心灵的感悟,讲述考古学知识,好文章,拜读了!!!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8-02-09 20:05:21

赞赏方老师的考古学知识!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8-02-09 21:55:01

古老文明的证据,心灵深处的感悟。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