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自助游(三)
承德 刘运峰
第四天 (12月26日)
今天是毛主席124周年诞辰纪念日,我们决定去毛泽东农讲所旧址和中共三大纪念馆参观。儿子查看手机,确定了地址、方位和行走路线。早餐后9点半,坐地铁四站地,顺利来到农讲所旧址。
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资料记载, 原为明代修建的孔庙,清代更名为番禺学宫。清末民初曾改为八桂中学。农民运动讲习所由中国共产党人彭湃等倡议,经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通过开办。自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共举办6届。1~5届不在此处,第6届所址迁此。1926年5月-9月间,毛泽东同志在此主办第6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任所长,萧楚女为专任教员,教员有彭湃、周恩来、恽代英、阮啸仙等。六期共培养772名毕业生与25名旁听生,其中六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有来自全国20个省的318名学员。他们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从事农民运动,成为农运的骨干力量。
1953年成立“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农讲所旧址大门
农讲所原值星室
农讲所时毛泽东办公室
农讲所学生宿舍
毛泽东廉政风范展照片
毛泽东廉政风范展照片
社区离退休老党员来农讲所旧址宣誓
农讲所旧址内的老树新芽
今天我们来的早,背包安检后,正好发放免费参观券,我们征得安检同意,多领了几张,但一想,能否再领几枚回来给券友,恰巧此时游客不多,我又回去要,儿子老伴的票也给了我,看着崭新漂亮规整硬实的红色景点参观门券,心想,回去送券友们一定喜欢,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这也许是集票人的共同情结吧!当我们参观完走到门口,我远看安检处,原来放门票的桌上,已空空如也!
农讲所旧址参观券
11点半,我们乘公交车经过十几站地,12点半到达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大会召开时间: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展室拍照)
为了开好这次大会,中共中央迁驻广州。目前还没有发现大会代表的完整名单,但根据大会选举时的最高得票情况看,至少有4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这些代表大多是中国共产党各地方的区委书记和工运负责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了大会。
大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李大钊、谭平山、王荷波、毛泽东、朱少连、项英、罗章龙等9人为中央委员,邓培、张连光、徐梅坤、李汉俊、邓中夏5人为候补中央委员,由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后由于谭调职,改为王荷波)5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罗章龙担任会计,负责中央日常工作。
党的三大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则和共产国际的指示,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扬民主,在分析中国社会矛盾和明确中国革命性质的基础上,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统一了全党的认识,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1979年,中共三大会址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1日正式修复开放。
免费参观,没有门票。但是,我问服务员有否纪念章,服务员说有,然后从抽屉里拿出纪念章在我早已备好的自带纸上盖了三枚,我连忙说谢谢!我们又各自找了几本三大简介,弥补了无票的遗憾。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纪念章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简介
此时已是下午2点多钟。我们又坐公交车找地方吃午饭。4点半,儿子安排看了一场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全场只有5个观众,足足欣赏、休息、放松了两个多小时。
《芳华》电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