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感悟(65)幽幽鸡鸣寺

方文洲
显示日期2018-04-22;访问次数:275; 电脑端

幽幽鸡鸣寺

南京   方文洲

         十多年前,家居南京城北,每天骑自行车从城北到城东去上班,路上要穿越鼓楼广场,过鸡鸣寺时总是会不经意的望一眼,这座在南京佛教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庙宇总能勾起我一些零碎的感想。

        南京的南朝胜迹颇多,鸡鸣寺当属重要圣地,“文革”结束后,荒凉破败的鸡鸣寺一片颓唐景象。我那时喜欢独自一人东奔西颠,当闯进寺院一探究竟时,几乎所有的兴趣一扫而光,整个寺庙空旷无人,似乎要倒塌的旧殿刚刚搬走了什么机器设备,一个原工厂的食堂遗址里坐着一位穿着破旧僧袍类似和尚的人,枯瘦的脸庞,双眼瞪圆的望着我,他想说什么?我想问什么?霎那间都无话可语,刚落实宗教政策那会儿,人的内心还是存有芥蒂的。一个古老的寺庙历经了沧桑岁月,发生过令人作痛的损坏,许多老南京人揣着怀旧的梦想,希望鸡鸣寺恢复历史原貌,这种怀旧情结不仅仅是鸡鸣寺而已,“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南京城,鸡鸣寺是一扇我们回首历史的窗户。

        鸡鸣寺是六朝时的名寺,原名叫同泰寺,也有人考证是同一地点二坐寺,南京北极阁山原先山前山后各有二条河,分别是进香河和珍珍河,现在河是没有了,上世纪初我每天上班还能见到河,目前只存河名做地名了。在六朝时因交通不发达,河道便是主要的交通枢纽,人们可以很便利地乘船只来进香,故此鸡鸣寺香火越来越旺,河道因而叫进香河了。南朝的梁武帝是个信奉佛教的皇帝,他开坛讲经,痴迷佛学,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要出家去做和尚,这还了得,一个皇帝要当和尚惊动朝野上下。大臣们非常着急,花费了上亿的财钱将梁武帝从寺庙请回来。没多久,这个皇帝又一次偷偷去做和尚了,大臣们不得不又一次花费巨财把他赎回,皇帝二次出家可想而知这个同泰寺的香火不旺也难,进香河里前来进香的船舶车水马龙,攘往熙来。而善男信女则摩肩接踵。

        再来说说鸡鸣山东麓的胭脂井,这是一条荒废的小路,已很少有人走,破旧的古井就躺在小路边,真的让人难以相信它是南京史上一口著名的水井。当隋朝的韩擒虎攻下南京后,陈后主和他的二个皇后就藏身井下,隋兵们叫喊着要往井里投石块,饿了几天的陈后主赶紧投降,隋兵们放下筐子,不想这筐子十分沉重,拉上来后让隋兵哑然失笑,筐里竟然坐的是一个皇帝和两个美人,因而此井被人叫做“胭脂井”。

        南京城里古迹众多,今天与大家聊的鸡鸣寺只是点滴,我们集票人总免不了谈论过去,免不了回首遥望历史,温而知新,怀旧是人本能的一部分,以希券友们以票读史,藏票知论。


                                                                                                   二0一八年二月三日

                                                                                                           于南京翠屏山



编辑:崔艳红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8-04-22 00:12:07

欣赏了!由南京鸡鸣寺的恢复联想到杭州昭庆寺的现状,寺庙的复建可能是遥遥无期的,但前不久市政府有一则通告,西湖东北侧的“少年宫”站要恢复“昭庆寺”的旧名。看来这一小小的变化对老杭州人来讲也是一种安慰了。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8-04-22 05:51:52

怀旧是人本能的一部分!赞同!

姓名:刘会英; 时间:2018-04-22 06:02:29

欣赏了!谢谢方老师介绍!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8-04-22 06:03:20

拜读学习了,谢谢方半仙! 泉州开元寺的西塔上有梁武帝的雕像,有机会再来泉州我带您去看。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8-04-22 06:36:13

欣赏了,谢谢!!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8-04-22 06:52:34

“文革”遗风比比是,没落南京鸡鸣寺。 佛教史上有地位,难逃打砸留痕迹。 六朝香火烧的旺,信众烧香乘船去。 忆旧那时多故事,试讲两段凑凑趣。 南朝皇帝信佛教,两次出家念经去。 荒唐可笑陈后主,井下避难美人侍。 沧桑岁月十年后,宗教政策得落实。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姓名:张维超; 时间:2018-04-22 07:01:05

历史的见证!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18-04-22 07:27:35

欣赏了!谢谢方老师分享!

姓名:伍勇; 时间:2018-04-22 07:41:41

欣赏了谢谢!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8-04-22 08:49:45

去鸡鸣寺已有十八个年头了,谢谢方老师美文。

姓名:常永林; 时间:2018-04-22 09:00:28

欣赏了,谢谢!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8-04-22 09:34:04

拜读,谢谢方老师介绍!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8-04-22 09:42:21

忆史抒情, 绝好美文。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8-04-22 10:26:04

情景交融好文采!谢谢方老师!

姓名:刘洪利; 时间:2018-04-22 10:49:04

欣赏了,谢谢!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8-04-22 11:26:33

赏券、怀古抒情,方老师好文采!!!

姓名:陈捷; 时间:2018-04-22 14:21:01

欣赏了,谢谢!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8-04-22 15:45:10

欣赏了,谢谢分享。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8-04-22 17:15:31

欣赏了,谢谢!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8-04-22 17:51:35

谢谢!

姓名:钟杰; 时间:2018-04-22 22:04:09

听方老师讲南京景点的历史,了解了鸡呜寺。方老师文笔好!谢谢!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8-04-23 09:23:36

说古道今,过去的就成历史。佩服方老师文采。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8-04-23 10:08:27

“胭脂井”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8-04-23 18:49:48

欣赏了!很有收获,谢谢!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8-04-23 20:14:59

欣赏了!谢谢!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8-04-23 22:12:15

欣赏了,谢谢方老师介绍!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8-04-24 09:55:36

散文很有味道!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8-04-24 15:18:03

欣赏了,谢谢!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8-04-25 11:55:41

介绍的非常好,有历史的沧桑感。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