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江南(四)
承德 钱宝林
(3月16日)雨中大运河
从西湖出发,参观苏州的丝绸,中午又到了昨天吃团餐的地方,在另一家庄园吃午饭。主人照例端上西湖龙井,不过天阴下雨,整个团餐的氛围也不太好,也由于是都刚刚接触,心情还是有些放不开。
吃过午饭,雨还在下,去了一趟卫生间。在卫生间的窗户上发现窗外的一树玉兰。静观这朵离我最近的玉兰和着一树玉兰沐浴在雨中,连雨滴都舍不得离开这个纯天然的尤物,我满心欢喜地端起了胸前的相机。我喜欢大自然的钟灵造化,一向厌恶鄙视谄媚虚假的人和事。面对这株玉兰花,我的脑海里突然蹦出康熙赞美避暑山庄芝茎云堤诗中的一句:“自然天成地就势,不待人力假虚设。”
那远处就是拱宸桥吧,我知道,他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也知道康熙乾隆下江南都是在这里下船上岸。我知道,拱宸桥对于杭州人的意义更不一般。很久以前,返乡的杭州人在看到这座古桥后,总会不由自主地坦然和兴奋起来。这座桥,远走他乡的游子见到他们故乡熟悉的小桥迎面而来时,总是会生出许多的欣慰和感慨。看过一段文字,不只是哪位作家说的:如今,这座古桥依然是行人往往来来。走上高陡的桥面,望运河长去,拱宸桥就如同一个维系点,它将整条腾龙系于杭州这片土地,里面是家、是根,外面则是一片闯荡的世界。嗟乎!只可惜,我这北方的游子,只能远远地观望,远远地遐想‧‧‧‧‧‧
终于贴近你的肌肤,滑行在你柔软的胸脯里。这么多年了,有时
盼望的太久了,倒成了一种奢望。运河流淌着千年古韵,弹奏着丝竹交响。是啊,从上小学起,就知道京杭大运河,那文字,那美好,也只是从感性上的认知,及至到了青年时期的各种知识竞赛,便对古运河有了一些理性的认识。通过电视画面见到美轮美奂的运河,解说人的生花妙语,会把你的魂儿拉过去,让你的心为之颤抖。激起你向往的憧憬。
聪明才智的中华儿女创造的人类文明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大金刚担负起护佑大运河的任务。
镶嵌在古运河拱桥下康熙五下江南的历史印鉴。
康熙的孙子乾隆六下江南,显示了大清王朝康乾盛世的繁荣。
古朴的游船承载着我们在古运河上浏览。
汤汤流水书不尽千年历史,大运河所留下的点点印迹,成就了杭州的辉煌、中华的文明、世界的璀璨。大运河,我来了,是六十多年的认知,也是六十多年的等待,更是是六十多年的企盼。从此,在你的浩瀚无垠的水滴里,便有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符号。
2018年4月1日